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蛇

16:00 | 28/01/2025

蛇不仅活跃于民俗文化,更在中国文学中留下深刻印记。从《诗经》中的吉兆、《楚辞》中的贪婪隐喻,到李白笔下的狂草之舞,蛇象征不同意象。蒲松龄更是热衷描写蛇,《聊斋志异》中刻画出驯蛇、蛇人、甚至神秘的蛰蛇,展现蛇在文学世界的千姿百态。
中国企业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海防市的电池工厂项目 胡志明市将努力巩固和发展与中国8个友好合作城市的友好关系

何止民俗风情,打开中国文学宝库,蛇同样活跃在其中。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在《诗经·小雅》中,女子梦见蛇能生女孩,说明蛇是吉祥之兆。

“一蛇吞象,厥大何如”,在《楚辞·天问》中,屈原借助蛇揭示一些人贪婪的欲望。蛇嘴何其小,象身何其大,小蛇哪能吞下大象。此语流行于民间,变作“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吞太阳”。

附图
附图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将蛇写进《草书歌行》。怀素的草书能够“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狂颠得犹如酒后的李白。不过,李白再狂颠也还有几分清醒,那怀素的笔墨落在纸面是何状态?“时时只见龙蛇走”,书法酷似龙蛇起舞,真是水平高超!

西晋文学家傅玄奋笔疾书:“嘉兹灵蛇,断而能续。飞不须翼,行不假足。上腾云霄,下游山岳。逢此明珠,预身龙族。”“飞不须翼,行不假足。”快哉,快哉!

让我们穿越时空,再将目光投向伏案写作的柳泉居士蒲松龄。他正在写《聊斋志异》,写狼,写鼠,写狐狸,写着写着,写到了蛇,兴趣更浓了。写了一篇《螳螂捕蛇》,不尽兴;又写一篇《豢蛇》,还不尽兴;再写一篇《蛇人》。《螳螂捕蛇》中,小小的螳螂居然爬上如碗粗的巨蛇头上,啃咬不放。蛇疼痛难忍,“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可就是制服不了微不足道的螳螂。最终,蛇被螳螂割裂皮肉而死去,这是蛇的败绩。蒲松龄似乎并不甘心,继续写蛇。

《豢蛇》中,蛇变得驯顺了。一位老道士养蛇,蛇多且大,大的“粗十余围”,小的“约可五六围”。蛇见到生人就怒目而视,道士呵斥即乖乖闪到一边,蛇犹如家中的狗一样乖巧。

再写到《蛇人》,文中的蛇有了人情味。蛇人以耍蛇为业,他曾经养了两条蛇,分别叫大青和二青。后来,大青死去,二青也不见了,蛇人不胜伤心。忽一日二青复归,还带回一条小蛇。蛇人转悲为喜,称小蛇为小青。几年后二青长得太大,只好放还野外。又过了数年,一次蛇人外出,被一条大蛇追赶,回头看发现蛇头顶有个红点,认出是自己养过的二青。蛇人放出箱子里的小青,两条蛇“交缠如饴糖状”。蛇人将两条蛇一起放走,之后再没听到二青追赶吓人的闲言碎语。

还有一篇《蛰蛇》,写出了蛇的神奇。一私塾挨近野外,厕所紧靠石壁。有个书童如厕很长时间不见出来,先生去看,惊奇不已。只见书童“起空中二三尺,倏起倏坠,移时不动”。原来,“壁缝中一蛇,昂首大于盆,吸气而上”。真是奇观!蒲松龄笔下的蛇多种多样,篇篇精彩。

在升龙皇城体验越南春节 在升龙皇城体验越南春节

从1月20日(腊月二十一)至2月6日(正月初九),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喜迎春节活动在升龙皇城举行。

新春降临白龙尾岛军民 新春降临白龙尾岛军民

题为“边疆之春-海岛春节”活动有助于及时鼓励岛屿政府及居民、驻扎在岛县各机关和武装力量,传递大陆对岛县军民的深切关心和情感。

相关新闻

新闻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9月24日晚,中国驻岘港总领事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并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合作,组织了一场特别文艺晚会。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越中文学翻译大赛和中越文学翻译大赛面向具备翻译能力的在校学生、大学生和自由译者。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9月16日上午,位于河内的中国文化中心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以“文化陕西”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在比利时劳动党主办的2025年ManiFiesta节上,越南展位以独特民族风貌和数字化展示吸引众多参观者。此次亮相不仅推广了越南国家形象,也为增进国际友谊注入新动力。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在以色列国际妇女俱乐部主办的专题讲座上,学者尼尔·阿维埃利教授以“越南美食、文化与旅游”为主题,分享其长期研究成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越以两国民间交流注入新活力。
越南奥黛伦敦绽放异彩

越南奥黛伦敦绽放异彩

9月5日至7日,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举办了东南亚文化盛会,吸引逾15万观众。越南代表团以精彩表演和传统奥黛时装秀大放异彩,成功推广了越南文化并展现了东南亚团结精神。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9月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是“中国国际时装周·2025秋季”的重要组成部分,于9月5日至14日举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在国家、海外侨胞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越南语推崇日”正逐渐成为跨越国界的纽带,使越南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象征,是全球数百万越南人对祖国的记忆和情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