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与越南各地方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搭建中国—东盟友谊桥梁 南宁机场新增开通直飞越南海防国际客运航线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委副书记、市长侯刚 |
侯刚市长表示,南宁市与越南各地的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率先开展了越中地方交流与合作。
南宁市已与越南海防、北宁和北江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成为全国同级城市中与越南建立友好城市关系最多的城市。
此外,南宁市还与越南河内省、老街省、芒街市等地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南宁市的清秀区和横州市分别与海防市吴权区和北宁市顺城县开展了友好交流活动,形成了全面、多层次的友好城市交流体系。
在机制方面,南宁市与海防市、北宁市和北江省创新建立了“南宁+多方”越中地方政府磋商机制,促进双方在经济、贸易、文化、对接等领域的积极交流。
在经济贸易方面,2024年,南宁市与越南的贸易额大幅增长,南宁市对越出口总额达到116.9亿元人民币(约合16亿美元),占南宁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的42.1%。越南成为南宁市最大的贸易伙伴,南宁市也成为越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分销中心。
如AAC Technologies有限公司和Sun Paper集团等公司已在越南和南宁市投资,南宁市建宁水务集团与越南公司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
在跨境物流方面,中越边境公路运输实现了南宁市至越南北宁、北江的“从工厂到工厂”12小时畅通;中越快速通关的铁道运输实现了南宁市至河内的“从站到站”20小时内通行,最快仅需14小时,目前已基本实现“每日一班”。
在人文交流方面,友好城市的旅游、文化艺术交流、公务员培训、国际学生奖学金等活动持续开展,双方人民的理解、亲近和融合不断深化。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越南设立了海外培训基地,与河内的两所职业学院合作建设中越现代信息电子工匠学院,推动职业教育合作深入发展。2024年,南宁市接待了50,900名越南过夜游客,同比增长96.18%。清秀山、大明山等景点已成为越南游客来华的重要目的地。
今年是越南与中国建交75周年。进一步加强双方务实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南宁市将继续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巩固现有成果,深入与越南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侯刚市长还分享了南宁市为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所采取的措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进行了电话会谈,双方深入交换了关于党际交流、高层互访、互利合作、人文交流、区域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意见,为未来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规划了蓝图和方向。
未来,南宁市将深入贯彻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持续推动南宁市与越南各省(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2025年被确定为“越中人文交流年”的背景下,南宁市计划组织更多活动,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友谊,特别是边境地区的人民。
根据他所说,文化交流是连接人民心灵的重要方式。南宁愿与越南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企业共同实施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人文交流,促进民众相互理解,为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力量。
一是组织南宁—河内经济走廊友好城市交流大会。通过这一平台,继续加强与沿经济走廊城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将大会打造为广西南宁与越南地方在经济、贸易、工业、互联互通、人文等领域全面合作的坚实桥梁。
二是邀请越南友好城市参加“南宁国际友好城市展会”。南宁将邀请海防、北宁、北江等越南友好城市参加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示地方特产,帮助两地企业拓展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借助展会平台进一步拓宽市场。
三是举办越南高级公务员培训班,并开展短期公务员交流项目。通过具有明确主题、内容丰富且相关性高的培训班、专题座谈、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寻找合作路径,深化中越友谊。
四是继续推进高质量的文化、体育、旅游、教育交流项目。利用“中国—东盟文化月(南宁)”、跨境春晚、“中秋节跨境文化交流”、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南宁)等系列文化活动,联合策划“越南专题”文化活动。开展“南宁文化艺术走进越南”活动,2025年将赴越举办“茶与天下”活动,并在河内举行“茉莉花茶”专题推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相互理解。
邀请越南城市参与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事与交流活动,如龙舞、龙舟竞渡、马拉松等,通过赛事结交朋友。研究建立南宁—河内经济走廊旅游联盟和职业教育联盟,并在联盟框架下设立中越城市之间的多边咨询机制。通过全方位和深入的人文交流,搭建两国人民之间的桥梁,增进理解并深化友谊。
五是开展丰富多样的青年才俊交流活动。邀请越南学生和在越中国企业员工赴南宁留学和短期交流,组织青少年寒暑假学习交流营,促进两国间永续友谊。举办中越友好城市公务员创意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邀请越南友好城市参加中—南宁创业创意大赛,加深两国青年人才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蛇 蛇不仅活跃于民俗文化,更在中国文学中留下深刻印记。从《诗经》中的吉兆、《楚辞》中的贪婪隐喻,到李白笔下的狂草之舞,蛇象征不同意象。蒲松龄更是热衷描写蛇,《聊斋志异》中刻画出驯蛇、蛇人、甚至神秘的蛰蛇,展现蛇在文学世界的千姿百态。 |
中国企业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海防市的电池工厂项目 近日在越南海防市海安县南亭武工业园,中国企业投资的越南精能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工厂落成典礼举行。该项目占地1365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