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AI+文旅创新大赛河内落幕:聚焦实用方案,共绘数字合作蓝图
文旅融合新赛道 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大比拼 中国—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升级 |
2025年8月2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的收官之战——东盟赛区竞赛,在越南首都河内成功举办。这是该项赛事首次走出国门,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智慧文旅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本次大赛由北海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及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联合主办。
![]() |
比赛场景 |
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以及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个东盟国家的33个优秀项目团队同台竞技,涵盖14个企业组项目和19个高校组项目。参赛项目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路演形式,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旅产业中的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方案,赛事采用“政产学研用”的生态体系,为中国与东盟在“AI+文旅”领域的合作提供权威支撑、政策保障和技术赋能。
专家视角:创新与实用性并重
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审,维师塔国际经济智库首席专家、国际商业战略与投融资专家马振云先生对参赛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大赛的评审工作。作为一名城市经济与产业战略专家和科技领域投资者,我深感此次大赛意义非凡。”
![]() |
维师塔国际经济智库首席专家、国际商业战略与投融资专家马振云先生 |
马振云先生从四个维度分享了他的观察。首先,在技术创新性方面,他指出参赛项目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创造力。他观察到,不少团队运用前沿的AI技术,旨在解决文旅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问题。例如,一些项目通过结合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游客的精准个性化推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贴心、专属的旅行规划。马振云先生认为,这些创新应用为整个文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其次,他重点关注了项目的商业潜力。他表示,许多项目通过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将AI技术与文旅资源进行深度融合,成功找到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再者,东盟市场适配度是本次大赛的一大特色。马振云先生提到,大赛吸引了众多针对东盟市场的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充分考虑了东盟地区的文化特色、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将有效促进中国与东盟在文旅领域的深入合作。
最后,在落地可行性上,他发现部分项目不仅技术和商业模式领先,在实施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他称赞道:“从项目的团队构成、市场调研到运营计划,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成熟度。这种对落地可行性的重视,体现了参赛团队的务实精神和对市场的敬畏之心。”
区域合作:搭建数字经济的关键桥梁
维师塔国际经济智库执行理事长、资深投资人刘一彤女士则从区域合作的高度剖析了大赛的价值。她强调,这场赛事不仅是技术与文旅碰撞的平台,更是推动中国—东盟数字合作、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
![]() |
维师塔国际经济智库执行理事长、资深投资人刘一彤女士 |
刘一彤女士指出,大赛的核心亮点在于“实用创新”。她评论道:“参赛项目没有停留在技术概念,而是聚焦文旅行业的真实需求。” 她列举了具体案例,例如从优化游客体验的多语种智能导览,到借助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传承,再到利用AI提升景区的整体运营效率。她认为,“每一项应用都精准对接行业痛点,为文旅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实践方案,让AI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她进一步将大赛比喻为一座“关键桥梁”。刘一彤女士分析称,广西凭借其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通过举办此类赛事,成功吸引了中国与东盟的顶尖企业及高校共同参与,这不仅促进了跨国创新资源的有效流动,更为深化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通过此次大赛,评审专家们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AI领域创业伙伴的热情和创新能力。展望未来,各方期待能以大赛为新起点,持续加强在AI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的“AI+文旅”产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于2024年10月基本完成,预计将于今年10月提请领导人批准,并在2025年底正式签署,标志着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
![]() 越南国防部表示,已邀请俄罗斯、中国、老挝、柬埔寨、白俄罗斯五个国家派遣部队参加八月革命80周年暨国庆节(9月2日)的庆典阅兵式。 |
新闻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中国—东盟AI+文旅创新大赛河内落幕:聚焦实用方案,共绘数字合作蓝图

越中公安合作机制在打击跨国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

携手共建越中平安边境 全面推进合作

中国企业团继续扩大在越南的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