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六晚上,在西澳大利亚州(澳大利亚)的一所小房子里,12 岁的姐姐庆安和10岁的妹妹庆玲正兴奋地坐在书桌前。电脑上已开启 Zoom 应用程序——再过几分钟,阮世阳 博士的热爱越南语课堂就要开始了。屏幕上,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陆续出现。尽管每个孩子身处不同时区、不同地方,但他们都怀抱着共同的快乐:能学习越南语,这门将他们与故乡紧密联系起来的语言。

这堂通过 Zoom 应用程序进行的在线课程由"热爱越南语"学校组织。
今天的课比往常更特别。读完“描述你家的客厅”这个题目后,杨老师微笑着指导:“现在,孩子们可以尝试用人工智能 Gemini 根据你们的描述来创作一幅画。”全班顿时爆发出阵阵兴奋的惊叹声。庆安和庆玲)姐妹俩迫不及待地输入了第一句话:“我家客厅有一套沙发和一台电视。”短短几分钟后,画面出现在屏幕上,却显得很奇怪:沙发被换了颜色,桌子也不见了。
姐妹俩只好笨拙地想办法补充更多细节:蓝色的沙发、房间中央的桌子、有五个格子的书架、白色的电视柜……她们用越南语描述,有些地方则不得不转用英语向老师寻求提示。每点击一次“重新生成”,屏幕上的画面就更接近现实一些,直到最终呈现出一个温馨的场景,其中的灯光和物品都与她们真实的客厅一模一样。

不仅是庆安和庆玲,班上其他同学也兴奋地尝试起来。有的同学加上了花盆、风景画,或是躺在椅子上的小猫。杨老师耐心地阅读每一段描述,温和地修正大家的用词,并指导孩子们拓展词汇量、更清晰地表达。当每个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生动的画作时,这堂课在兴奋中结束。
庆安 和庆玲的母亲吴氏明玉女士提到,那天晚上,两个孩子一下课就跑出来炫耀:“我们用人工智能画的画跟我们家一模一样!” 对她而言,那堂课是一次特别的体验。两个孩子边学边好奇,主动学习如何用越南语描述物品,并知道要主动向老师请教新词。
她分享道:“我站在外面看着也觉得很高兴。人工智能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还促使他们必须仔细观察,并用越南语更精确地表达。最棒的是,这看似简单的课程,却帮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表达,以及看到自己的越南语呈现在眼前时的那种快乐。”

对于阮世阳博士,这位“热爱越南语"学校的联合创始人兼负责人而言,这样的课程不仅仅是一次教学,更是一段播撒对母语热爱的旅程。

杨老师讲述,“热爱越南语”学校大约在两年前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当时他意识到了图像、音频和文本生成工具的潜力。最初只是一些小规模的试验:使用人工智能为课件创建插图,帮助孩子们想象概念、物品或民间故事中的人物。随后,他继续扩展,利用音乐人工智能 Suno 将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歌曲转化为完整的旋律;并使用视频人工智能 Sora 来重现孩子们在作文中描述的场景。
杨老师说:“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歌曲或短片时,他们非常开心。这使得越南语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尽情发挥创造力的地方,帮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在屏幕上‘活’过来。”
人工智能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在杨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它也是一位得力的助手。每次课前,杨老师都会花费时间精心准备教案,而 ChatGPT、Gemini 等人工智能工具则帮助他整理、精简和优化了教学内容。课后,人工智能还能帮助他评估课堂。与以往必须记录学生的每一条评论、每一个反应不同,现在他可以查看系统自动生成的摘要:学生发言的比例、参与程度、哪些部分最引人入胜、哪些部分仍难以理解等。

人工智能有助于根据学生的创造力生成图像,激发他们的兴趣。
杨老师分享道:“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教师的观察,但它为我提供了一面非常精确的‘镜子’,让我能更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它,我可以追踪学生随时间的进步,调整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实现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对于远程学生,人工智能生成的数据汇总也有助于家长轻松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在家庭和课堂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人工智能帮助教师总结内容并分析课后各项指标。
然而,杨老师认为,人工智能只有在被控制使用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总是提醒学生和家长,人工智能是助手,而不是替代者。有时老师还没来得及熟悉,学生就已经知道如何用人工智能写越南语作文了。但一读就能发现——那篇作文缺乏情感,没有海外母语学习者那种‘可爱的错误’。”
因此,在每堂课上,他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使用人工智能:只用于启发思路、辅助插图,而非代笔。杨老师坚定地表示:“人工智能没有、也永远不会有的是情感。越南语是关于情感、记忆和依恋的语言。我们不能让机器替我们学习这些东西。”
最令杨老师高兴的是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反应。孩子们天生好奇,因此很快就能掌握新工具;而家长们则在看到孩子越语写作更流利、更自信、更感兴趣时,感到既惊讶又感动。杨老师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Yêu Tiếng Việt” (热爱越南语) 学校将继续扩大应用人工智能的课程,开发数字学习资料系统,以便让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越裔儿童有机会学习、了解并热爱越南语。

经过六年多的运营,“Yêu Tiếng Việt” (热爱越南语) 学校已成为遍布五大洲越南人子女的“全球学校”。据阮世阳博士介绍,截至目前,学校已有超过 10,000 名学生注册并曾在此学习,其中近 600 名学生正在定期上课。杨老师微笑着说:“有的孩子在澳大利亚,有的在法国、在美国、在日本,但多亏了 Zoom 和人工智能,孩子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创造。我常开玩笑说:只要网络稳定,越南语就能‘飞’遍五大洲。”
“热爱越南语”不仅是一个语言课堂,它还成为了一个浓缩的越南文化空间,每堂课都隐约闪现着故乡的画面。在教学大纲中,杨老师总是自然而生动地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孩子们可以听民间故事、俗语、民歌,了解春节、中秋节、雄王祖忌日等习俗,或者唱熟悉的儿歌。

人工智能被应用于在课件中创建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的图像。
除了在线世界,在特殊的日子里,“热爱越南语”学校还会组织课外活动和线下会面。在澳大利亚,学生们有机会见面,共同参加交流项目、文艺表演,或制作与越南文化主题相关的手工艺品。与此同时,学校也组织“重返越南之旅”,带学生参观河内、会见国内的朋友,向山区学生赠送书籍,并在山区小学进行交流。
杨老师分享道:“这样的旅程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越南语不仅存在于书本中,它也体现在问候声、欢笑声,以及故乡的故事里。当他们踏上越南的土地时,孩子们明白自己学习已久的这门语言,正是连接他们心灵与祖国的桥梁。”
对于杨老师来说,每一个会说、会写、热爱越南语的越侨孩子,都是一根“细小的丝线”,为在全球编织越南文化的锦缎贡献力量。他说:“‘Yêu Tiếng Việt’ (热爱越南语) 不仅是一所学校,它更是一个社区——一个我们共同维护语言、共同传播对越南之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