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钲声长存:乂安省土族同胞的文化传承与精神纽带

13:00 | 29/10/2024

乂安省土族同胞通过锣钲声传承文化,展现了其精神生活的独特性。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努力,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土族文化遗产。
探索越南巴维下赫蒙族文化村,构建友好交流与人文连接 越南少数民族节日展现团结精神

历经风风雨雨,至今,乂安省土族同胞依然保留着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锣钲声,为进一步丰富越南各民族同胞传统文化内涵做出了贡献。 锣钲声陪伴着土族同胞的一生,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抱着去看锣钲表演。在成长道路上,锣钲声也深深融入他们的血肉和灵魂,他们熟练地敲打锣钲,会跳传统民间舞蹈。长大后,他们在锣钲节日上参加男女对唱,寻找人生伴侣。离世时也由锣钲声送别。 锣钲在土族社区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被视为神圣之物,是凡人与神灵之间的纽带;是同胞们精神生活中给予心声和情感之地,与他们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乂安省着力保护土族同胞的锣钲文化。
乂安省着力保护土族同胞的锣钲文化。

如今,每逢节假日、新年、新米节或下田节到来时,土族同胞都会举行锣钲节。通常在春节,这里的人们都会选择一个吉利日子来举办锣钲节,希望赶走邪灵,祈求新的一年雨调风顺,家家都能吃饱穿暖,村里一片祥和快乐等。

佳春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武玉山透露,该乡人口超9000人,其中土族同胞占近70%。多年来,除了重视推动经济发展之外,乡干部还多措并举恢复土族同胞的锣钲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

为了恢复锣钲传统文化,2020年,佳春乡颁发了2020-2025年阶段土族同胞文化特色保护与弘扬计划;力争到2025年每个社区都有一套锣钲、鼓、笙;收集并保护各种民歌和民舞;成立文艺俱乐部,练习并保护土族文化艺术。

至今,凭借对锣钲的厚爱以及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土族同胞传统文化恢复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果,乂安省土族同胞依然保留着传统文化,其中锣钲艺术在他们文化与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索越南巴维下赫蒙族文化村,构建友好交流与人文连接 探索越南巴维下赫蒙族文化村,构建友好交流与人文连接

巴维下赫蒙族社区旅游文化村位于河江省,吸引众多游客体验赫蒙族文化与传统美食,成为连接人文交流的重要场所。村庄不仅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与自然风景。

越南少数民族节日展现团结精神 越南少数民族节日展现团结精神

阿尤卡节是承天顺化省阿雷县帕戈族的传统节日,旨在增进村庄间的团结互助。节日以丰富的仪式和文化活动为特色,促进了社区间的和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关新闻

新闻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9月24日晚,中国驻岘港总领事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并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合作,组织了一场特别文艺晚会。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越中文学翻译大赛和中越文学翻译大赛面向具备翻译能力的在校学生、大学生和自由译者。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9月16日上午,位于河内的中国文化中心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以“文化陕西”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在比利时劳动党主办的2025年ManiFiesta节上,越南展位以独特民族风貌和数字化展示吸引众多参观者。此次亮相不仅推广了越南国家形象,也为增进国际友谊注入新动力。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在以色列国际妇女俱乐部主办的专题讲座上,学者尼尔·阿维埃利教授以“越南美食、文化与旅游”为主题,分享其长期研究成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越以两国民间交流注入新活力。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9月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是“中国国际时装周·2025秋季”的重要组成部分,于9月5日至14日举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在国家、海外侨胞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越南语推崇日”正逐渐成为跨越国界的纽带,使越南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象征,是全球数百万越南人对祖国的记忆和情感。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广东广州举行的国际书展“南国书香节2025——阅·世界”上,越南馆前长长的参观队伍,生动展现了越南文化对当地民众和国际友人的吸引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