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龙的形象新研究(上):从民间到宫廷的象征

09:24 | 22/02/2024

最近在越南民族学博物馆举行的“龙年谈龙事”座谈中,汉喃研究院副教授博士陈仲阳揭示了越南文化中龙的形象的初始起源与爬行动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漫谈龙梦 龙年的故事 越南龙的象征:和谐与完美

寻找龙的形象的来源

事实上,认为鳄鱼就是龙的形象曾深深扎根于我国水域文化底蕴中。 对此的解释是因为鳄鱼曾经在红河三角洲到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非常常见。

这种动物也出现在我国许多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中。 在美术造型方面,人们还在大罗城发现了8-9世纪刻有鳄鱼图像的砖块。 该文物目前收藏在升龙皇城中。

追溯到遥远的东山文化,鳄鱼形状的龙已成为崇拜的图腾象征。透过铜鼓表面的鳄鱼图案,可以看到成群的龙随着船游动,然后进行祭祀仪式,将鳄鱼的尸体悬挂在船首用于祭祀。

揭示龙的形象新研究(上):从民间到宫廷的象征
8-9世纪刻有鳄鱼图像的砖块。

祭祀鳄鱼是一般水域国家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仪式,越南也不例外。通过这种祭祀仪式,古代东山居民认同自己是水族和蛟龙的后裔。

到了陈朝,我们还可以看到鳄鱼祭祀仪式的痕迹。相传1282年,红河码头突然出现许多鳄鱼。

这种水怪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恐惧。听到这个消息,陈仁宗皇帝命令韩衍想办法消灭这种动物。韩诠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只用一篇祭文驯服了鳄鱼,然后将其烧毁并投入到水中。

不过,根据陈仲阳先生的解释,古人用的祭品可以是水牛、黄牛、猪、鸡,甚至是用人来引诱鳄鱼神降临。鳄鱼祭祀一事也告诉我们,恶神被人类征服后已成为人类的保护神。

13-14世纪时,陈王室就有在身上纹龙的习俗,作为沿河居民传统的延续。然而,龙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因此,皇帝下令禁止平民纹龙。 陈朝颁布禁止龙纹身的法令后,龙合法化,从此成为皇权的象征。 直到黎朝势弱,莫朝代替,龙才通过亭村的雕刻再次传到民间。

跨文化的形象

芒族对龙的形象的思维也与越人有相似之处。 如越人在服装上使用龙的形象以显示权威,那么这种装饰图案也出现在为中央政权工作的芒族官员的服装上。 这体现了越人与芒人之间龙文化的交流。

芒族文化中龙的形象有时是恶神,有时又是福神。

从越人的龙到芒人的龙,我们可以看到越南的龙文化的异同。 这是我国多民族文化共同体中文化交融的一个要素。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戏剧周(南宁)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胡志明市戏剧与电影大学艺术团将携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并将于10月29日晚登台演出。
奠边省老族织锦技艺在中国夺得二等奖

奠边省老族织锦技艺在中国夺得二等奖

老族织锦艺人在中国传统织锦技艺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二等奖。
首届世界文化节在河内圆满闭幕

首届世界文化节在河内圆满闭幕

10月12日晚,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联合外交部、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升龙皇城隆重举行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闭幕式。
河内世界文化节:筹集善款25亿越盾支援水灾地区民众

河内世界文化节:筹集善款25亿越盾支援水灾地区民众

10月11日晚,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期间的慈善拍卖会在升龙皇城热烈举行,旨在为近期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民众筹集救助资金。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开幕:以文化纽带连接人与人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开幕:以文化纽带连接人与人

10月10日晚,首届世界文化节开幕式在河内升龙皇城中心(升龙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行——在首都中心连接五大洲的文化之旅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行——在首都中心连接五大洲的文化之旅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与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在升龙皇城举办“首届世界文化节(Lễ hội Văn hóa Thế giới tại Hà Nội lần thứ nhất)”。这是越南2025年重点对外文化活动,旨在彰显文化多样性价值,深化民心相通,增进越南与国际友人的理解与友谊。
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预告片

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预告片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联合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将在升龙皇城举办“首届世界文化节”。
4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参加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

4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参加河内首届世界文化节

10月3日至5日,首届世界文化节将在河内升龙皇城遗址中心隆重举行,届时将有来自48个驻越大使馆、国际组织及外国文化中心参会。这一全新倡议旨在凸显文化在连接人类、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