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中国—海合会:多极经济的新支柱

16:31 | 05/06/2025

东盟、海合会(GCC)与中国的伙伴关系通过构建新供应链,为多样化贸易带来新机遇。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拓展中国云南与东盟经贸合作
东盟—中国—海合会:多极经济的新支柱
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各国领导人

上周,东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与中国领导人在吉隆坡举行首次峰会,引发全球关注。这三大经济体代表着逾20亿人口,合计经济总量接近25万亿美元。

此次峰会强调在贸易、供应链、基础设施与金融领域深化合作,重点聚焦绿色能源、数字化转型、互联互通与可持续农业,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

三方伙伴关系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充分发挥东盟的消费市场优势、海合会的能源资源富集与中国的科技制造实力。

去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达1万亿美元,海合会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2880亿美元,峰会彰显了推动地区稳定与经济全球化的愿景,也释放出拓展贸易的巨大潜力。

这也是一个转型契机,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发挥互补优势、加强互联互通、推动贸易协定与区域制造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哥德堡大学政治学硕士研究员里亚兹·霍卡尔(Riaz Khokhar)指出,东盟的资源、海合会的金融实力与中国的制造主导地位构成互补优势,有望构建稳固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例如,印度尼西亚的镍和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可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原材料支持,而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总额达5万亿美元,可为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合作已开始落实。2024年4月,卡塔尔投资局与印度尼西亚国家投资基金Danantara联合宣布设立4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投资于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医疗与科技领域。

此外,基础设施项目有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方向——这是中国凭借“一带一路”积累丰富经验的领域。

霍卡尔指出,海合会的清真能源与食品市场有望与东盟及中国实现更高效对接;而海湾国家在能源物流方面的经验,可助力东盟的海上贸易网络建设。

目前,一个跨国海底电缆项目正稳步推进,计划铺设21,700公里长的电缆,连接新加坡与法国,中途经过埃及。

类似的三方基础设施投资可推动东盟数字经济发展,预计到2030年东盟数字经济规模将增长至6000亿美元,并与中国的数字支付系统和海合会的伊斯兰金融网络实现深度融合,构建稳健的数字生态系统。

据亚洲开发银行(ADB)预测,东盟从2023年至2030年间至少需要2.8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为海合会的主权基金提供了良好机遇。通过绿色科技税收优惠等政策协调,可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

与此同时,战略性贸易协定有望统一标准、推动本地化生产。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3.0版已等待成员国批准,而东盟与海合会尚处于合作框架启动阶段。

例如,新加坡-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阿联酋与马来西亚、印尼之间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可为未来东盟-海合会协议提供范本。

霍卡尔指出,统一清真标准及对半导体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合资企业的监管规范,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东盟-海合会贸易。该贸易额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70亿美元。

不过,东盟的法律框架碎片化,以及中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若不加以解决,可能导致贸易失衡。建立三方工作小组以统一标准、确保各方利益平衡势在必行。

推动在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投资可提升整体经济效益。东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可与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及海合会的资本盈余形成互补。联合投资基金可聚焦电动车制造、可再生能源与清真食品加工等关键产业。

然而,美国仍在半导体知识产权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一领域正是东盟电子产业及中国科技雄心的核心。此外,美国与海湾国家间强有力的防务合作(如近期与沙特签署的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亦使多元化努力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中国2013-2023年间对东盟清洁能源项目投资超过27亿美元,提供了可行的替代路径。例如,可将沙特100亿美元绿氢投资计划与中国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

采取谨慎的渐进式多元化路径,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建设科技-能源生态系统,是可行的策略。

专家认为,这一三方伙伴关系不仅是一项经济战略,更是对全球仍依赖西方市场格局的大胆自主宣言。

将东盟的活力、海合会的财富与中国的科技创新连接起来,有望开启一个更具弹性、以多极为主导的新贸易秩序。

中国与东盟推动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中国与东盟推动跨境支付互联互通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化,区域内企业和个人对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的意愿显著增强,人民币在区域内的接受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货币合作也在不断推进。

2025年东盟未来论坛:建设团结、包容和韧性的东盟 2025年东盟未来论坛:建设团结、包容和韧性的东盟

2月25日,题为“在动荡的世界中建设团结、包容和韧性的东盟”2025年东盟未来论坛在河内开幕。这是由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第43届东盟峰会(2023年9月,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上宣布的一项倡议。

新闻

体育合作成为东盟与伙伴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柱

体育合作成为东盟与伙伴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支柱

第8届东盟与日本高级官员体育会议和第4届东盟与中国高级官员体育会议15日在河内开幕。两次会议聚焦体育合作、人才培养与区域团结,为推动东盟与合作伙伴的文化与社会一体化注入新动力。
中国东盟共谋粮食安全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盟共谋粮食安全携手推进可持续发展

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在郑州举行,双方围绕智慧农业与绿色发展深入交流。大会成果丰硕,为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注入新动能,开启区域共赢发展的新篇章。
东盟:以知识产权驱动创新与增长

东盟:以知识产权驱动创新与增长

东盟成员国重申与WIPO合作,致力于通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与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向高价值转型。本次磋商发布了“东盟地理标志数据库”,并讨论了未来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旨在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越南在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分享反腐与反洗钱经验

越南在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分享反腐与反洗钱经验

第十五届中国—东盟总检察长会议9月23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聚焦数字时代反洗钱、反腐败和资金追缴。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陈海军在会上分享实践经验,并提出加强法律框架、司法协助与科技应用的合作建议。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多国防长进行会晤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多国防长进行会晤

在出席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间隙,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于9月18日下午分别与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老挝国防部长坎良·奥萨宋(Khamlieng Outhakaysone)上将、柬埔寨副首相兼国防大臣迪西哈(Tea Seiha)大将以及蒙古国防部长巴特卢特·丹巴(Batlut Damba)举行双边会晤。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
越南重申在中国—东盟建设部长会议上的主动与责任角色

越南重申在中国—东盟建设部长会议上的主动与责任角色

在中国桂林举行的中国—东盟建设部长圆桌会议上,由越南建设部副部长阮祥文率领的越南代表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提出的务实合作建议获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一致赞同与高度评价。
中国—东盟博览会: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柱

中国—东盟博览会: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柱

中国—东盟博览会(CAEXPO)在推动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为越南企业在中国及区域市场推广产品、寻求投资合作机遇创造了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