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寻找真正读者之道

12:00 | 21/06/2023

网络媒体为“吸引”浏览者而进行的信息竞赛引发了许多后果。例如,由于追求信息最快速度以增加竞争力,部分网报允许刊登粗略 、尚未验证或相互复制粘贴的信息,导致读者无论访问哪个网报时均看到同样长度和内容相同的信息。
推动东盟——中国媒体合作 法国媒体对2023戛纳电影节获奖的越裔导演的电影给予称赞 阿根廷媒体对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的访问之旅给予高度评价

近段时间的实际表明,因为过于追求浏览量和点赞量,不少网报已逐渐失去了读者的信任。问题是,网络媒体应该如何选择:要么赶算法以获得高访问量但降低其声誉,要么选择有用且符合自己的宗旨和目标的信息,以提高对社会的责任。

记者在工作中。
记者在工作中。

各报刊在网络空间中征服和留住读者的征程越来越艰难,压力越来越大。浏览量和点赞量是衡量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的指标。人们每天早上坐在各大城市人行道上阅读散发着墨水香味的报纸这一画面逐渐被手拿着智能手机或联网设备的画面所取代。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改变报道信息内容的习惯和新闻从业思维,使之顺应大势。

网络媒体为“吸引”浏览者而进行的信息竞赛引发了许多后果。例如,由于追求信息最快速度以增加竞争力,部分网报允许刊登粗略 、尚未验证或相互复制粘贴的信息,导致读者无论访问哪个网报时均看到同样长度和内容相同的信息。

对于吸引社会高度关注但缺乏时间更新优势的信息,部分网报的“招数”是以“震撼-色情-庸俗”的风格取“小报”标题,甚至文章的标题和内容都不是很相关,或者标题含糊不清,导致读者对更新事件新动态的信息内容产生误解,等进入阅读时却还是没有更新信息。

许多新闻机构根据浏览量和点赞量评估信息质量,并向作者支付版税,这给内容制作者施加更大压力。不少记者,尤其是网络媒体机构的年轻记者为其文章吸引最多点击量而愿意“做一切”。

他们制作的文章往往围绕着在每时每刻“热门”关键词搜索量大的“信息生态”,除了博取关注的目的外,它有时并不能发挥新闻的作用而带来社会影响。

那么谁才是网络媒体的真正读者呢?而通过技术平台带来的算法计算的浏览量和点赞量是否全面“代表着”技术设备用户对某项信息内容的关注程度?

如果属实,那是可悲的,因为统计显示,涉及明星私生活和案件的耸人听闻的“方便面”信息往往排在浏览量榜首,而不是与政治、经济、环境等许多其他领域的。

如果社会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评估针对读者即时口味的信息比作者花费大量时间的深度文章更有价值,那就更可悲了。

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网络媒体目前面临着只有访问量却根本没有读者的问题。也就是说,“浏览”信息的人很多,但真正阅读、关注、欣赏、查找的人却寥寥无几。很多网报的访问后马上推出的读者比例一直高达80%,而留下一段时间阅读信息和浏览其他栏目的人数并不多。

矛盾的是,网络媒体正在追求略读的80%读者,而其应该“照顾””剩下的少数读者(约 20%),他们就是有“逗留”时间来阅读较长文章的读者。他们才是真正关注新闻机构所提供信息的读者。

重新定义和精心寻找读者

为了留住读者,每份网络媒体都必须准确识别其的真实读者。这意味着要掌握关于读者的数据,知道谁经常访问自己的网站以及他们停留了多长时间。分析以确定他们阅读了哪些类型的信息将有助于新闻工作者制作适合每个读者信息需求的文章。

众所周知,基于忠实的读者群,新闻媒体得以生存并在社会上享有盛誉。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份访问量很高的网络媒体不一定是一份有很多忠实读者的。制作符合大众需求和口味,遵循算法,使用“赶潮流”关键词的新闻,以增强接触技术用户的可能性实际上只是一个“小把戏”,以达到一个关于访问量的数字。

附图。
附图。

现在是在网络媒体重新定义其读者并精心寻找真正关注他们所提供信息的忠实读者的时候了,而不是通过算法“意外” 地拥有了他们。

这是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网络新闻发展的现实,不难发现一个悖论,那是许多新闻机构的声誉因为追求访问量而严重下降。无用、非官方娱乐信息在网络媒体中泛滥成灾,与此同时,很少人投入于深入的话题、生活中重要、必要的领域。按照专业标准,信息失信就是新闻业的退后。在近期举行的“新闻媒体数字化转型”培训项目中,新闻媒体领先专家们已强调,在目前互联网、数字通讯发展的背影下,不能仅根据访问量来评价一个新闻机构的增长以及能力,不能就访问量较高的文章支付记者稿酬,重视访问量是网络新闻的错误之一。

想要拥有忠实读者,而不仅仅是“过客”,网络媒体就需要回归到正确的目的、宗旨和作用。不断致力向读者提供有益、最具创新性、深入、感动的信息。新闻机构的质量、实用性和朝着积极方向改变读者的看法的可能性是获得读者情感,让他们留在文章更长时间的途径。读者的爱心是算法无法创造的,而完全取决于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每一家新闻机构的内力。

相关新闻

新闻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紧密越中情谊——岘港市举行文艺晚会

9月24日晚,中国驻岘港总领事馆、广西文化和旅游厅、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并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合作,组织了一场特别文艺晚会。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发起越中文学翻译大赛

越中文学翻译大赛和中越文学翻译大赛面向具备翻译能力的在校学生、大学生和自由译者。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陕西(中国)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在越南举行

9月16日上午,位于河内的中国文化中心联合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举办以“文化陕西”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与旅游推介活动。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国际友人盛赞越南在比利时2025年ManiFiesta节的展位彰显民族特色与文化魅力

在比利时劳动党主办的2025年ManiFiesta节上,越南展位以独特民族风貌和数字化展示吸引众多参观者。此次亮相不仅推广了越南国家形象,也为增进国际友谊注入新动力。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越南文化走进以色列社会

在以色列国际妇女俱乐部主办的专题讲座上,学者尼尔·阿维埃利教授以“越南美食、文化与旅游”为主题,分享其长期研究成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越以两国民间交流注入新活力。
越南奥黛伦敦绽放异彩

越南奥黛伦敦绽放异彩

9月5日至7日,英国伦敦巴特西发电站举办了东南亚文化盛会,吸引逾15万观众。越南代表团以精彩表演和传统奥黛时装秀大放异彩,成功推广了越南文化并展现了东南亚团结精神。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越南传统服饰在中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绽放光彩

9月7日,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了“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该活动是“中国国际时装周·2025秋季”的重要组成部分,于9月5日至14日举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传播守护越南文化根源的精神

在国家、海外侨胞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越南语推崇日”正逐渐成为跨越国界的纽带,使越南语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象征,是全球数百万越南人对祖国的记忆和情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