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的和孝传统

11:00 | 16/11/2022

“越南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在战争中是一个英勇、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和平与自由的国家。”这是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英国著名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在访问越南后发表的评论。
空手抓鱼节——越南宣光省岱依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越南莱州省缝瑶族人婚礼中的拜堂仪式 蒙族青年为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交汇的国家,越南在其历史长线中与许多文化和文明进行了接触和交流。在此过程中,越南成为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驻足筑基,建立事业,创造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的福地。

迄今为止,在这片S形的土地上,有54个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凝聚在越南民族的共同命运中。自古以来,越南传统文化基层中就存在混溶性(融合所有差异)。

黎利曾为敌人免死。
黎利曾为敌人免死。

和孝为先

也正因为具有政治地缘的战略位置,越南经常不得不对外国侵略者进行抵抗战争,而这些敌寇总是强大而穷凶极恶的势力。从秦汉时期(公元前)到满清时期(18世纪末)的北方封建帝制,每个王朝至少入侵过一次越南。到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东方的时候,越南被迫对敌世界领先的帝国列强。

不断经历战争并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许多严重后果,越南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和平价值的国家。因此,除了和好友谊传统以外,越南人民一直追求和平,避免兵刃之灾。

即使他们的侵略意图已凸现,越南人仍寻找方法来和缓下来或迟延武装冲突。直到再也无法维护和平,越南人才被迫站起来战斗。而一旦不得不拿起武器,越南人不屈、顽强的精神让所有外国侵略者都胆战心惊。

武明江教授表示,历史表明,越南从远古的封建政府一直秉持着和孝为先的精神,举止谦逊,避免对抗。从丁黎朝到后来的封建朝代,越南的君主政府总是以小国的礼节,通过进贡、受封等仪式来对待中华帝制。

据大越史记载,公元10世纪,在统一全中国建立大宋帝国后,北方封建政府打算吞并我国的意图。在引进侵略者之前,宋太宗写了一封信,语气很是嚣张:“汝归顺否?勿自取罪戾。朕正修整兵马,准备锣鼓,若汝归顺则安之,若不归顺则战之。顺与否,吉或凶,汝自思。”

但黎桓仍忍辱派人将礼物送给到燕京求封,谦卑地说:“敬盼能被正式领命,足有资格加入番邦,抚慰仆人忠贞不渝的心,秉持圣朝赞颂的盛典。”但宋军仍然没有放弃入侵的意图。历史表明,宋军于981年在白藤江被黎桓指挥下的大瞿越军队击败。

李朝时期,在早期皇帝在位的60多年里,分别派出23个使团到宋朝执行结交和孝政策。大越一直希望维持两国和平。即使在1075年宋朝入侵的时候,李朝一方面坚决反击,但另一方面仍然想方设法结束战争。

在宋军陷入穷窘处境,侵略意志动摇,无法继续进攻,怕丢脸而退的时候,李常杰以“不愁将军,不耗血骨而仍保全寺庙”的思想,主动为宋朝提出了结束战争而仍保全名誉的方案。他派使者告诉宋首领郭逵:“请诏令退兵,然后立即派使致歉,进贡”。

13世纪,大越的军队和人民又被迫对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虽然他们在1258年的第一次决斗取得了胜利,但陈朝也明白军队征服亚洲和欧洲的力量和凶猛,所以他们想方设法避免与蒙古军对抗。

为了执行和缓政策,朝廷被迫接受了骄横的要求,皇帝要让其叔叔去做质子。1281年,元朝设立了安南宣慰司,公然将大越视为自己的属国。被派到的宣慰使司副使柴吞非常专横,“窃见伪使往来道途旁午,鸮乌之寸舌而陵辱朝廷,委犬羊之尺躯而倨傲宰祔……索玉帛以事无已之诛求,……揫金银以竭有限之傥库”(陈兴道在《谕诸裨将檄文》中的话),朝廷仍忍辱。作为回报,大越拥有宝贵和平的27 年,为不可避免的抵抗战争做好准备。而当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最后界限被侵犯时,全国一齐站起来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

仁爱、宽恕和宽容的传统

类似的历史教训可以在随后的历史时期中找到。比如黎利和阮廌处于胜利的一方时,如果加强了包围,能够消灭东关的所有敌军,但他们已主张为敌人开辟出路,早日恢复和平。

或者说十八世纪末的清朝,就在玉回、栋多两万九千名侵略者大灭后,光中派使者到中国为朝廷挽回面子,不让他们就为了面子而动兵回来。

越南民族的和孝传统不仅体现在为民族独立和国防而斗争的外交政策中,而且还深深地烙印在越南人民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中,特别是在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中,民间文学总是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往往是带有高度概括并得以代代相传的深刻教训。

武明江教授评价说:“越南民族以一个纯农业国家及群居和一的特性,涵化了许多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其中最早的就是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如果说儒家文明的价值观有助于越南人提升了他们的文献,那么佛教价值观则有助于加深越南人民的仁爱、宽恕和宽容的传统......”

因此,民谣和俗语可以被视为研究越南人在从家庭到社会以及在所有不同的情况下和谐-宽容地对待别人等传统的宝贵材料来源。“同乡的情分”、“物伤其类”、“同甘共苦”、“兔死狐悲”、“饮水思源”等思想一直得到推崇。

从还在摇篮里起,没有谁没听过母亲唱的简朴、纯洁、充满母爱的“葫芦和冬瓜相亲又相爱,虽然不同类却爬一架棚”的摇篮曲。越南人的生活道理通过母亲摇篮曲中的葫芦及冬瓜形象和母亲在摇篮旁哼唱的劝戒歌谣让还是胚胎的孩子沉浸在越南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环境的斗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孝精神都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一位越南公民的血液中。这种精神永远不会停止熄灭,但它在人们生活中一直具有策励和传播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新风,那火就会再次被燃起。

(教授、理学博士、人民教师武明江——河内国家大学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

越南历史科学学会副会长、越南和平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广东广州举行的国际书展“南国书香节2025——阅·世界”上,越南馆前长长的参观队伍,生动展现了越南文化对当地民众和国际友人的吸引力。
越南展示人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成果及民族文化遗产

越南展示人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成果及民族文化遗产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机构办公室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8月15日在会安坊联合举办了“民族——信仰与遗产”图片展,展现越南在人权保障和宗教信仰自由领域的成果及民族文化多样性。
《越南——记忆之旅》摄影集致敬国庆八十周年

《越南——记忆之旅》摄影集致敬国庆八十周年

越法双语摄影集《越南——记忆之旅》在巴黎正式发布,以艺术影像再现越南历史与日常之美。该作品不仅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对越南80周年光辉历程的深情致敬。
越南推出国庆80周年成就展专题旅游线路

越南推出国庆80周年成就展专题旅游线路

为庆祝越南国庆80周年,河内将于8月28日至9月5日举办“独立—自由—幸福80年征程”国家成就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将集中展示越南在多个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并配套丰富的文化活动与交通保障措施。
越南饮食文化展台在中国香港书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越南饮食文化展台在中国香港书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越南驻香港澳门总领事馆在香港书展上设立的展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了解越南的旅游目的地及饮食文化。
为传播越南传统价值与文化特色贡献力量

为传播越南传统价值与文化特色贡献力量

近日,在加拿大最热闹的城市之一多伦多,一场多元文化活动得以举行。其中,当地越南社群选择了茶艺表演并带来了月琴茶桌——一个象征着越南艺术与传统交融的符号,为这座多元民族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文化色彩。
越南作家在中国推介文化书籍

越南作家在中国推介文化书籍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作者杜光俊煌,作为主要嘉宾出席了在中国崇左市举办的“同赏翰墨雅韵 共奏文明乐章”2025年崇左市跨国阅读和书法大会。
讲述河内美食记忆的越南图书在中国受肯定

讲述河内美食记忆的越南图书在中国受肯定

以河内饮食为题材、融合记忆与研究的《河内人:旧时饮食杂记》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成为越中文化交流中的一道温暖纽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