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民的和孝传统

11:00 | 16/11/2022

“越南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在战争中是一个英勇、勇敢的民族,也是一个热爱和平与自由的国家。”这是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英国著名作家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在访问越南后发表的评论。
空手抓鱼节——越南宣光省岱依族独特的文化特色 越南莱州省缝瑶族人婚礼中的拜堂仪式 蒙族青年为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交汇的国家,越南在其历史长线中与许多文化和文明进行了接触和交流。在此过程中,越南成为了许多具有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驻足筑基,建立事业,创造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的福地。

迄今为止,在这片S形的土地上,有54个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凝聚在越南民族的共同命运中。自古以来,越南传统文化基层中就存在混溶性(融合所有差异)。

黎利曾为敌人免死。
黎利曾为敌人免死。

和孝为先

也正因为具有政治地缘的战略位置,越南经常不得不对外国侵略者进行抵抗战争,而这些敌寇总是强大而穷凶极恶的势力。从秦汉时期(公元前)到满清时期(18世纪末)的北方封建帝制,每个王朝至少入侵过一次越南。到西方殖民势力入侵东方的时候,越南被迫对敌世界领先的帝国列强。

不断经历战争并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许多严重后果,越南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和平价值的国家。因此,除了和好友谊传统以外,越南人民一直追求和平,避免兵刃之灾。

即使他们的侵略意图已凸现,越南人仍寻找方法来和缓下来或迟延武装冲突。直到再也无法维护和平,越南人才被迫站起来战斗。而一旦不得不拿起武器,越南人不屈、顽强的精神让所有外国侵略者都胆战心惊。

武明江教授表示,历史表明,越南从远古的封建政府一直秉持着和孝为先的精神,举止谦逊,避免对抗。从丁黎朝到后来的封建朝代,越南的君主政府总是以小国的礼节,通过进贡、受封等仪式来对待中华帝制。

据大越史记载,公元10世纪,在统一全中国建立大宋帝国后,北方封建政府打算吞并我国的意图。在引进侵略者之前,宋太宗写了一封信,语气很是嚣张:“汝归顺否?勿自取罪戾。朕正修整兵马,准备锣鼓,若汝归顺则安之,若不归顺则战之。顺与否,吉或凶,汝自思。”

但黎桓仍忍辱派人将礼物送给到燕京求封,谦卑地说:“敬盼能被正式领命,足有资格加入番邦,抚慰仆人忠贞不渝的心,秉持圣朝赞颂的盛典。”但宋军仍然没有放弃入侵的意图。历史表明,宋军于981年在白藤江被黎桓指挥下的大瞿越军队击败。

李朝时期,在早期皇帝在位的60多年里,分别派出23个使团到宋朝执行结交和孝政策。大越一直希望维持两国和平。即使在1075年宋朝入侵的时候,李朝一方面坚决反击,但另一方面仍然想方设法结束战争。

在宋军陷入穷窘处境,侵略意志动摇,无法继续进攻,怕丢脸而退的时候,李常杰以“不愁将军,不耗血骨而仍保全寺庙”的思想,主动为宋朝提出了结束战争而仍保全名誉的方案。他派使者告诉宋首领郭逵:“请诏令退兵,然后立即派使致歉,进贡”。

13世纪,大越的军队和人民又被迫对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虽然他们在1258年的第一次决斗取得了胜利,但陈朝也明白军队征服亚洲和欧洲的力量和凶猛,所以他们想方设法避免与蒙古军对抗。

为了执行和缓政策,朝廷被迫接受了骄横的要求,皇帝要让其叔叔去做质子。1281年,元朝设立了安南宣慰司,公然将大越视为自己的属国。被派到的宣慰使司副使柴吞非常专横,“窃见伪使往来道途旁午,鸮乌之寸舌而陵辱朝廷,委犬羊之尺躯而倨傲宰祔……索玉帛以事无已之诛求,……揫金银以竭有限之傥库”(陈兴道在《谕诸裨将檄文》中的话),朝廷仍忍辱。作为回报,大越拥有宝贵和平的27 年,为不可避免的抵抗战争做好准备。而当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最后界限被侵犯时,全国一齐站起来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立下了许多赫赫战功。

仁爱、宽恕和宽容的传统

类似的历史教训可以在随后的历史时期中找到。比如黎利和阮廌处于胜利的一方时,如果加强了包围,能够消灭东关的所有敌军,但他们已主张为敌人开辟出路,早日恢复和平。

或者说十八世纪末的清朝,就在玉回、栋多两万九千名侵略者大灭后,光中派使者到中国为朝廷挽回面子,不让他们就为了面子而动兵回来。

越南民族的和孝传统不仅体现在为民族独立和国防而斗争的外交政策中,而且还深深地烙印在越南人民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中,特别是在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中,民间文学总是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因为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往往是带有高度概括并得以代代相传的深刻教训。

武明江教授评价说:“越南民族以一个纯农业国家及群居和一的特性,涵化了许多人类文明的价值观,其中最早的就是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如果说儒家文明的价值观有助于越南人提升了他们的文献,那么佛教价值观则有助于加深越南人民的仁爱、宽恕和宽容的传统......”

因此,民谣和俗语可以被视为研究越南人在从家庭到社会以及在所有不同的情况下和谐-宽容地对待别人等传统的宝贵材料来源。“同乡的情分”、“物伤其类”、“同甘共苦”、“兔死狐悲”、“饮水思源”等思想一直得到推崇。

从还在摇篮里起,没有谁没听过母亲唱的简朴、纯洁、充满母爱的“葫芦和冬瓜相亲又相爱,虽然不同类却爬一架棚”的摇篮曲。越南人的生活道理通过母亲摇篮曲中的葫芦及冬瓜形象和母亲在摇篮旁哼唱的劝戒歌谣让还是胚胎的孩子沉浸在越南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环境的斗争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孝精神都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一位越南公民的血液中。这种精神永远不会停止熄灭,但它在人们生活中一直具有策励和传播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新风,那火就会再次被燃起。

(教授、理学博士、人民教师武明江——河内国家大学科学与培训委员会主席、

越南历史科学学会副会长、越南和平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相关新闻

评论

新闻

在布达佩斯越南文化日体验民族特色

在布达佩斯越南文化日体验民族特色

为庆祝越匈建交75周年,越南驻匈牙利大使馆携手布达佩斯第三区政府举办“越南文化日”,以多元形式展现越南文化与发展成就。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推动文化在双边关系中的桥梁作用。
越南你好2025绽放激发多元青年共鸣

越南你好2025绽放激发多元青年共鸣

“你好越南2025”文化节近日在法国巴黎越南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成为连接越南与世界文化的重要纽带。活动以青年为核心,展示了新一代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中的独特角色和活力。
越南万寺钟鼓齐鸣,祈福国运开启新篇

越南万寺钟鼓齐鸣,祈福国运开启新篇

2025年7月1日,为庆祝越南正式施行两级地方政府新体制的历史时刻,越南佛教协会号召全国近两万座寺庙同步鸣钟击鼓,旨在祈愿国泰民安,彰显佛教与民族同行、齐心助力国家开启繁荣发展新纪元的坚定决心。
越南艺术晚会在捷克奏响和谐乐章

越南艺术晚会在捷克奏响和谐乐章

《越南文化精髓》文艺晚会6月26日晚在布拉格隆重登场,拉开越捷建交7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这场融合历史、人文与多民族特色的演出,不仅展现了越南文化魅力,也推动两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文化魅力沟通越澳之心

文化魅力沟通越澳之心

6月15日,越南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于首都堪培拉举办了电影放映与图片展览活动,向当地民众展示越南的秀美风光与发展成就。此举旨在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并成功地向澳大利亚公众推广了越南美好的国家形象。
在越南驻外代表机构打造胡志明文化空间

在越南驻外代表机构打造胡志明文化空间

一场关于在驻外机构建设“胡志明文化空间”的国际研讨会在河内举行,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方式推动国家认同与现代外交融合,为越南文化外交注入新动力。
越中妇女儿童共庆传统佳节

越中妇女儿童共庆传统佳节

值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和国际儿童节之际,越南和中国的妇女儿童在北京共同参加了主题为“粽情浓浓,培育梦想”的交流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越南粽子和中国粽子的制作等特色传统习俗,同时了解了两国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越南风水研究与应用中心成立,致力于科学发展与文化传承

越南风水研究与应用中心成立,致力于科学发展与文化传承

2025年5月22日,越南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下属的民族文化发展研究院正式颁布决定,成立越南风水研究与应用中心。该中心的成立旨在以科学方法研究和应用风水学,向民众普及正确知识,并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