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维持对刚果(金)武装头目的判决
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上诉法庭1日对刚果(金)部族武装头目托马斯•卢班加战争罪行案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其14年监禁的刑事判决。
刚果(金)武装力量士兵(图:因特网)
2012年3月14日,国际刑事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卢班加于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在刚果(金)强行招募15岁以下少年参与武装冲突,构成战争罪。当年7月10日,法院判处卢班加入狱14年,刑期自其被引渡到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受审之日算起。但其律师随后就证据认定等问题提出上诉。
刚果(金)伊图里地区自1998年陷入部族仇杀,卢班加是当地“刚果爱国者联盟”武装的首领。卢班加于2005年3月被刚果(金)军方逮捕,2006年3月被引渡到国际刑事法院受审,成为该常设法院审理的第一个案件。
国际刑事法院根据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设立,对犯有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侵略罪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 新华网)
新闻

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强调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1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六国外长回顾十年合作成果并规划未来十年方向。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提出三大战略重点,强调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广西AI超级联赛:智能大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
2025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近日在中国南宁正式启动,聚焦“广西AI、中国AI、东盟AI”主题,旨在打造跨区域、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生态,促进AI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盟合作聚焦新动能
6月19日,中国与东盟在雅加达联合主办论坛,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合作。该论坛旨在为双方关系注入新动能,并将建设更紧密共同体的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与机遇,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秸秆变木材:越南创新项目伦敦夺魁
近日,在伦敦举行的2025年“越南全球企业”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越南团队的“秸秆人造木”环保项目凭借其创新理念与应用价值,从近15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摘得桂冠。该赛事旨在为越南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全球化平台,通过推广绿色科技,向世界展示越南新一代企业家的智慧与担当。

东盟与中国广东对接会促成31亿美元项目合作
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广东与东盟国家正加快构建互补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在6月10日于广州举行的粤东盟合作对接交流会上,7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展示区域合作的广阔空间与务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