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心中的越南
| 感恩国际友人:感谢你们与我们八十载同行 国际友人期望一个强大、幸福的越南 |
中国台湾慈济基金会越南联络处主任陈大瑜:
人力是越南最宝贵的财富
越南不仅有美丽的自然环境,更有聪明、勤劳、热爱和平、好学的人民。越南人民是最宝贵的财富,他们让国家迈入充满机遇的新时期,并继续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在与越南同行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越南人对国际朋友的忠诚与真挚。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也体现在现在的延续:每一次交流与合作活动中的周到、热情与责任感。正是这些,塑造了“越南情谊”——一个可持续的价值,让我们更加紧密和珍视彼此的关系。
![]() |
| 陈大瑜先生(左一)在安沛省站奏县(现为老街省站奏乡)向当地居民发放春节慰问品。 |
慈济基金会成立于慈悲理念:帮助有需要的人。来到越南,我们发现当地人民的人道精神自然与慈济理念相融合。在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之外,我们还得到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PACCOM)——属于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以及外国非政府组织工作委员会的积极协助。这些支持不仅让慈济能够顺利开展慈善活动,也增强了我们在越南长期扎根的信心和愿望。
VinaCapital基金会驻越南代表Radman Jesse Kivette:
越南推动我们从志愿慈善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2000年首次来越南,我曾到老街省北河地区,见到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女医生,自愿到县医院工作。令我感动的是,她的动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服务贫困同胞。这让我对越南有了深刻的感受:这是一个为社区而生的民族,总是把公共利益置于个人之前。从那时起,我觉得自己也“越南化”了,并与这个国家建立了长期联系。
![]() |
| Radman Jesse Kivette与VinaCapital基金会支持的儿童合影。 |
越南让我从单纯的志愿思维转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知——这是一个科学、长期且实质的方向。在过去20多年里,我始终得到越南政府、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VUFO)及PACCOM的支持。即便在国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仍获得各机构以及地方政府的实际帮助和精神鼓励。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老护士卢静如:
越南:现代和乐观
当我们赴越南参加奠边府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时,从下飞机的那刻起,就受到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热烈欢迎。走进城市,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彩旗飘扬。越南今天的发展,更凸显和平的价值。这一繁荣建立在我亲眼目睹的牺牲与损失之上。我相信,越南将越来越强大,中越友谊将通过青年一代的交流与学习持续传承与发扬。
![]() |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老护士卢静如 |
我17-18岁在南溪山医院工作,直接参与救治越南伤病员。有些士兵当时与我们年龄相仿,入伍后有人失去手臂,有人失去双腿。但他们始终保持乐观精神,在困苦中寻找快乐。他们为医疗团队注入了动力,使我们更加努力,因为服务伤病员也是支持越南抗战的一种方式。
Timothée Rousselin(法国):
越南人友善好客
我在越南生活了6年。从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越南人的友善和好客。我非常惊讶于这里的美好:如诗的风景、丰富的文化、深厚的历史、精致的美食,以及可爱的人民。
![]() |
| Timothée Rousselin(法国)。 |
在越南生活期间,每年4月30日对我尤其有意义。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越南历史性的重要时刻——国家统一的日子,也是自由追求、复苏与面向未来的象征。让我感动的是,越南人不怀恨过去,而是以自豪与感恩缅怀历史。这是一条和平与团结的信息,值得世界借鉴。
美国全国老年人理事会代表团团长Frank Howard Joyce:
越南——和平的教训
20世纪60年代,我20岁时参加越南反战运动。约1966年,我拒绝入伍,参与多次反战示威与活动。
![]() |
| 美国全国老年人理事会代表团团长Frank Howard Joyce。 |
1970年4月,我作为和平代表团成员访问河内及周边地区,见证战争造成的后果。此行部分目的,是让我们回到美国时能够讲述真实的战争故事——而当时美国媒体并未准确报道。
我仍记得1975年4月,我们涌上街头庆祝。我们为越南人民自豪,也为自己作为反战和平倡导者参与其中感到自豪。2025年4月,我第五次重返越南,每次回来都被越南的发展、坚韧精神和生命力深深震撼。
作为美国公民,我在此总是感到受欢迎。这种热情欢迎也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游客感受到。体验越南和平精神总让我感动、充满力量,每次重返都能从越南人身上学到宝贵的和平理念。
美国工会活动家,和平与发展基金成员Joel Schwartz:
越南人民精神激励世界人民
我从17岁开始研究越南,学习越南人民的斗争历史,并参与反战运动。如今已73岁,那段经历仍历历在目。
![]() |
| 美国工会活动家,和平与发展基金成员Joel Schwartz。 |
越南人民坚韧的斗争是我深刻的灵感来源。越南人向世界展示,他们能在艰难斗争中保持美好品质。虽然战争会破坏人类,但越南人不忘过去,也不囿于过去。这是一堂宝贵的课。
目前,我居住在纽约斯塔滕岛,协助当地巴勒斯坦社区,他们也从越南汲取灵感。越南人民的精神是他们斗争的强大动力,也激励全球。
美国艺术家、人权活动家、全国老年人理事会成员Myrna V. Pagán:
年轻、现代、向前的越南
我来越南最深印象是街头孩子向我们伸出手比心,纯净的眼神和笑容充满希望,不仅属于越南,也属于全世界。
![]() |
| 美国艺术家、人权活动家、全国老年人理事会成员Myrna V. Pagán(中间)。 |
这让我思考: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越南孩子热情迎接陌生人,愿意握手、拍照。
听到战争牺牲数字,我心如刀绞。但你们克服失落,培育出如莲花般美丽的下一代。我才明白莲花是越南国花,也确实贴切——你们就是这些莲花的化身:纯洁、坚韧、充满生机。
我期待再次回到越南,带孙辈见这些孩子。我年纪已大,但未来属于孩子们、属于两国的新生力量。我很幸福能在越南,希望能停留更久、学越南语交流。即使语言不通,心灵也在与孩子们对话。
2025年4月17日,我们会见了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听取最新国家信息。我意识到两国不仅地理相隔,也曾被媒体与偏见隔开。亲眼见证与感受这里的生活,是宝贵经历。从遇见的人们,我感受到奉献、坚韧与对未来的希望。这是我将带走的最强烈信息。
俄越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Petr Tsvetov:
越南在世界各地留下印记
2025年9月初,我再次回到越南——这片我曾生活和工作多年的土地。从机场到酒店的短途路程,我就看到变化,印证越南正快速发展,步入新的高度。
1977年第一次来越南时,国家仍然困难。人民用配给券买米、肉、鱼,每样仅少量。东宣市场几乎只有香蕉,水果与商品稀缺。如今回看,我感到心中充满喜悦。河内与过去大不相同:无论超市还是市场都商品充足,从农产品到电子设备。学生们只要打开手机,就会看到“Made in Vietnam”,证明越南产品遍布全球,彰显国家新地位。
越南正在逐步掌握高科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充满活力与创造力。1990–2000年的GDP增长和对外贸易爆发,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与越南合作。
日本埼玉县警察厅前厅长Kaneya Manabu:
越南充满笑容
越南人总是面带友善微笑,温暖而真诚。无论境遇艰难或工作辛苦,人们总是微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近,即便在办公室。大家互相关心、坦诚分享。
![]() |
| 日本埼玉县警察厅前厅长Kaneya Manabu。 |
越南人的幸福并非取决于工作或金钱,而是拥有温暖的家庭。谈及晚年生活,多数人认为有子孙与亲人帮助,无需担忧。这里的人情感真挚。
在一些发达国家,因工作压力自杀现象频发。越南人遇到困难,多考虑休息而非死亡,体现自尊与重视自身生命。
若家庭成员生病,可请假照顾,直接说明原因,上司与同事普遍理解,有时还给予关心或延长假期。这体现越南人文关怀。
越南办公场所有午休习惯。我认为其他地方也应借鉴。午休5–10分钟可提升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我希望在越南组建家庭,幸福生活。
在比利时劳动党主办的2025年ManiFiesta节上,越南展位以独特民族风貌和数字化展示吸引众多参观者。此次亮相不仅推广了越南国家形象,也为增进国际友谊注入新动力。 |
把努力化为卓越成就,需要越南来学习和分享人道主义经验与知识,继续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这是国际友人在“纪念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80周年国际友人答谢会”上表达的愿望与期盼。 |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