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革命中的民族大团结经验

08:18 | 28/08/2025

1945年八月革命是越南建国与卫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里程碑。这一伟大胜利是正确革命路线、领导艺术和周密准备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大团结力量的生动体现。
八月革命以来越南走向坚韧智慧与可持续未来 越南驻华大使馆纪念八月革命80周年
八月革命中的民族大团结经验
1945年八月革命是越南建国与卫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里程碑。

党的威望是发挥民族力量的关键因素

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宣传处副局长阮氏映博士认为,八月革命的胜利是两千多万爱国越南人民的斗争成果,这是一场人民革命,其中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前进。

工农联盟在三次革命高潮中得以建立和巩固,在总起义中达到空前壮大。基于这一联盟基础,党建立了民族大团结阵线,动员全民取得总起义胜利。另一方面,党明确把握革命的战略目标和民族大团结的核心,巧妙利用帝国主义与法西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与部分封建地主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国、日本傀儡政权内部的矛盾,高度孤立主要敌人——法西斯帝国主义和反动走狗,同时争取或中立动摇分子。因此,八月革命成功汇聚了全民族的综合力量,发挥奋起精神,在短时间内赢得总起义的胜利。

继承和发扬这种奋起精神,把握时机选择的艺术,坚定党的正确领导地位,是决定越南革命胜利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历史转折关头。

1945年8月19日,数万群众在大剧院广场集会,由越盟组织。越通社档案照片。

目前,我国正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1945年八月革命中关于发挥奋起精神——群众力量——结合民族力量与时代力量的经验,依然具有现实价值,对国家革新事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阮氏映博士提出,今后需要继续落实以下重点任务:

第一,继续提高党的领导力和战斗力,革新党的领导方式,全面建设政治、思想、道德、组织和干部方面的清廉、坚强的党。

第二,增强党的性质,在建设和完善人民的、由人民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着力建设制度基础。

第三,建设和发挥全民族大团结,激发民族自豪感、奉献精神、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建设和推动爱国竞赛运动,发挥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把科技发展与创新视为推动国家全面革新的“黄金钥匙”。

阮氏映博士强调:“新形势要求全政治体系齐心协力,全面实施解决方案,做好思想工作,发扬为国家发展共同事业而奉献、牺牲的精神。尤其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表率作用和高度责任心。革命历史表明,党的威望、能力和领导作用是激发和发挥民族奋起精神的决定性因素,能够动员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继续努力奋斗,取得新的伟大成就,迈入新时代——和平、发展、强盛、繁荣、幸福。”

同样观点,胡志明与党领导人研究院副院长杜春戌副教授、博士强调,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是全民族奋起精神在党的领导下的胜利。从1941年党创立越盟战线——这一政治创新,旨在汇聚全民族力量以实现民族解放,到今天建设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大团结、形成“民心阵势”的战略,党的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把人民作为中心,“人民是根本”,是全部革命过程的主体。这不仅是政治原理,也是具有时代价值的现实经验。

越共十三大文件继续强调:“加强党与人民的紧密关系,依靠人民建设党;把人民的幸福、温饱和自由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用好人民的智慧、力量和资源,为人民谋利,实现“人民知情、人民讨论、人民行动、人民监督、人民幸福”——这是越南革命长久力量的根本原则,是克服一切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发挥人民的作用——“民心阵势”是国家在新时代实现强盛、繁荣和幸福的“国宝”和“法宝”。

民族大团结不仅是口号,而是活生生的力量

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黎茂任博士分析,1945年八月革命是20世纪上半叶越南革命运动的顶点,深刻体现了在东洋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领导下全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民族大团结不仅是战略方针,而且生动、具体体现在群众、各政治、军事和社会力量的每一个行动和运动中。民族大团结体现于以下几点:

首先,体现于各阶层人民的广泛参与。

其次,体现于政治力量、军事力量与人民之间的紧密配合。

第三,体现于为民族独立而牺牲、同心同德的崇高精神。

民族大团结不仅是政治口号,而是真实力量,能够转化为革命行动和物质力量,从而创造伟大胜利。

1945年八月革命的实践证明:当全民族团结一心,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阻挡革命的步伐。巩固和发扬团结精神,不仅为了建立政治—社会统一体,更为了形成自立能力、民族本领,足以应对新时代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在八月革命中,越盟战线就是汇聚全民族力量的典型核心。在当今阶段,越南祖国阵线以及工会、青年团、妇女会、农会、退伍军人协会等政治—社会组织,正是党发挥民族大团结精神的有力延伸。通过这些群众组织务实、丰富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团结精神将得到广泛传播,并转化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物质力量。

八月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越盟团结了各阶层人民,不分阶级、民族、宗教,形成了实现民族独立的共同目标。当今,越南社会在成分、水平、观点和利益方面日益多元。因此,建设大团结需要民主对话机制、信息透明和公平政策。团结不是同化,而是基于信任、理解与共同发展目标的结合。

团结是抵御一切破坏阴谋的“坚固盾牌”。敌对势力常利用民主、宗教、民族等问题挑拨离间。当我们建立起人民对党、政府和政治体系的信任,就能构筑牢固的“民心阵势”,使人民不被敌人煽动利用。

黎茂任博士指出:“八月革命是长期教育和坚持向群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和爱国农民传递革命火焰的成果。在当今现代化和深度融入国际的阶段,保持和发扬爱国精神、公民责任感,尤其是在青年一代中,愈加迫切。当每个个体都深刻体会到爱国精神和社区意识时,全民族大团结就不仅是口号,而是流淌在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策、每一份具体贡献中的活力,汇聚成国家民族的共同事业。”

八月革命以来越南走向坚韧智慧与可持续未来 八月革命以来越南走向坚韧智慧与可持续未来

在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旅德学者阮春盛强调,越南不仅以经济社会成就赢得国际认可,更在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指出,海外越南人社群将继续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一个创新、绿色、可持续的越南未来。

卡德琳卡·卡德里诺娃——保加利亚记者和二十年书写“越南奇迹” 卡德琳卡·卡德里诺娃——保加利亚记者和二十年书写“越南奇迹”

从莫斯科的童年记忆到穿越越南的旅程,保加利亚记者卡德琳卡·维利奇科娃·卡德里诺娃(Kadrinka Velichkova Kadrinova)用二十年时间,以真挚的情感和信任书写越南。她的书籍、报道与故事,不仅讲述历史与革新,更寄托了对越南的一份真诚心动,如同心脏的一部分。

相关新闻

新闻

八月革命中的民族大团结经验

八月革命中的民族大团结经验

1945年八月革命是越南建国与卫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里程碑。这一伟大胜利是正确革命路线、领导艺术和周密准备的结果,同时也是民族大团结力量的生动体现。
越南外交事业八十载辉煌历程与新征程展望

越南外交事业八十载辉煌历程与新征程展望

越南外交部8月25日在河内举行建部80周年纪念暨一等劳动勋章授勋仪式,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并发表讲话。苏林高度评价外交部门的突出贡献,强调越南外交将继续担当先锋,为国家发展与国际合作开创新局。
团结一致,迈进新纪元

团结一致,迈进新纪元

大事必然艰巨,而艰巨之处,尤需团结一心,否则将障碍重重。正因为如此,在这一关键 转折点上,或者说在这一历史时刻,团结再次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毫不夸张地说,团结关乎成败。
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将出席在中国云南举行的澜湄合作外长会

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裴青山将出席在中国云南举行的澜湄合作外长会

越南出席本次会议,进一步重申越方在推动澜湄合作不断深化中的作用和承诺,这不仅符合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巩固湄公河次区域乃至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环境。
越南主持东盟互联互通倡议会议聚焦区域一体化

越南主持东盟互联互通倡议会议聚焦区域一体化

8月11日,第15次东盟互联互通倡议(IAI)工作组与东盟伙伴磋商会在雅加达举行,越南常驻东盟代表团团长尊氏玉香大使主持会议。与会各方高度评价IAI第四阶段的执行进度,并重申携手合作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决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