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制到抵制——美“关税大棒”政策引发全球反弹

06:00 | 16/03/2025

美国自12日起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关税,引发多国批评和不满。连日来,多国出台对美反制措施,一些国家抵制美国产品的声浪高涨。“关税大棒”政策正冲击美国自身经济,严重影响其资产信誉和增长前景。
应对新的贸易政策 专家:对美加征关税无碍中国粮食供应

陷入反制循环

特朗普13日威胁,如果欧盟不取消将要对美国威士忌产品加征的关税,美方将很快对来自欧盟国家的酒类产品征收200%关税。

这一表态旨在回应欧盟前一日针对美方25%钢铝关税采取的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当日发布公报说,因美国近期对从欧盟进口的钢铝产品征收不合理关税,欧盟决定对价值260亿欧元(1欧元约合1.09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将影响美国的牛肉、家禽、威士忌、摩托车等产品,于4月生效。

针对美方13日的最新威胁,法国总理贝鲁回应称:“我们不能让自己被这种威胁压垮,欧洲人要表明我们是谁,我们不会屈服于这种威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同日表示,欧盟始终坚持捍卫自身利益,已与美方保持沟通,计划于14日就关税争端进行电话会谈。

据加拿大媒体13日报道,加拿大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已就美国征收钢铝关税向该组织提出申诉,世贸组织13日确认收到这一申诉。加拿大在申诉中说,美国最新关税措施违反了美国在世贸组织《1994年关贸总协定》下的义务。

加拿大12日宣布回击美国钢铝关税举措,将对总计298亿加元(1加元约合0.69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反制关税。此前,加拿大已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加征25%关税。

英国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12日表示,当天生效的美国钢铝关税政策“令人失望”。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2日表示,美方拒绝豁免从澳进口钢铝产品的关税“完全不合理”。

抵制浪潮蔓延

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包括盟友在内的不少国家相继兴起抵制美国产品的浪潮。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12日呼吁民众买本地产朗姆酒而非美国产品,称“澳大利亚人可以通过购买澳大利亚商品来产生影响”。当地媒体报道,澳政府计划在两周后推出的新预算案将以“澳大利亚制造”为重点。

 3月1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专卖店的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美国酒类产品。新华社
 3月1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一家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酒类专卖店的店员从货架上撤下美国酒类产品。图:新华社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10日宣布下架由该省酒类分销局运营的酒类专卖店内所有美国酒类产品,以回应美国政府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加拿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安大略省所有酒类专营店已在4日同步撤下美国酒类商品。

德国《商报》网站12日发表文章说,面对美国政府关税威胁,德国消费者对美国产品抵制情绪持续升温。文章援引一份对5000名成年德国消费者的调查说,64%的受访者表示“肯定会”或“倾向于”避免购买美国产品,51%的受访者表示美国关税政策已影响到他们的实际购买决策。

文章还提到,欧洲消费者正通过多种方式抵制美国货。多家网站列出美国产品及其欧洲替代品牌的信息;软件开发商开发应用程序,供用户扫描产品条形码查询产地;一些用户群组在社交平台上号召抵制美国产品。文章说,公众压力已对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产生影响,2月特斯拉在德国新车注册量同比下滑76%,欧洲其他市场也出现类似情况。

另据丹麦广播公司报道,越来越多北欧人开始抵制美国货。为呼应消费者诉求,丹麦零售业巨头萨林集团决定在旗下超市对美国商品进行“特殊标记”。

反噬“美国资产”

针对美国威胁对欧盟国家酒类产品征收200%关税,美国纽约切斯特港一家精品葡萄酒零售商总裁扎卡里亚表示,他销售的葡萄酒有80%来自欧洲,美国葡萄酒数量不足以弥补这一缺口,“这(关税措施)将对整个美国葡萄酒行业产生全方位的负面影响,包括美国酒庄在内”。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曾以长期经济增长和相对稳定的政策走向吸引全球资本,但当前政府的“冲动与混乱”正使美股、美元等“美国资产”同步承压。

截至13日,美国标普500指数自今年2月峰值以来已下跌超过10%,美元汇率近期也显著下跌,其中对欧元贬值尤为明显。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日前刊文说,加征关税理论上会减少美国进口需求并推高美元,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疲软表现表明,加征关税是“一种严重自残行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超过了其直接影响。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尤利安·欣茨表示,加征关税看似符合“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政策,但最终将损害美国经济自身。

该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份模型分析显示,相比欧洲,美国关税政策将主要给美国自身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进口钢铝价格将大幅上涨,导致美国许多行业生产成本增加。美国生产商不可避免将成本转嫁给国内客户,国际竞争力必遭削弱。

专家:对美加征关税无碍中国粮食供应 专家:对美加征关税无碍中国粮食供应

为应对美国政府此前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经国务院批准,自3月10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小麦、玉米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加征10%关税。对美加征关税对中国粮食供应有何影响?13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王辽卫对此进行分析。

美关税威胁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美关税威胁加剧欧洲经济困境

近期,美国新一届政府频繁发出关税威胁,先是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继而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又接连放风将对进口汽车、芯片、药品以及进口木材和林业产品征收25%左右的关税,引发欧盟和欧洲多国强烈反应。

新华社

相关新闻

新闻

中国—东盟合作聚焦新动能

中国—东盟合作聚焦新动能

6月19日,中国与东盟在雅加达联合主办论坛,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合作。该论坛旨在为双方关系注入新动能,并将建设更紧密共同体的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与机遇,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秸秆变木材:越南创新项目伦敦夺魁

秸秆变木材:越南创新项目伦敦夺魁

近日,在伦敦举行的2025年“越南全球企业”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越南团队的“秸秆人造木”环保项目凭借其创新理念与应用价值,从近15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摘得桂冠。该赛事旨在为越南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全球化平台,通过推广绿色科技,向世界展示越南新一代企业家的智慧与担当。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今年前五个月,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3.02万亿元人民币。
东盟与中国广东对接会促成31亿美元项目合作

东盟与中国广东对接会促成31亿美元项目合作

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广东与东盟国家正加快构建互补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在6月10日于广州举行的粤东盟合作对接交流会上,7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展示区域合作的广阔空间与务实动力。
中国-东盟进出口额在2025年前5个月达到4200亿美元

中国-东盟进出口额在2025年前5个月达到4200亿美元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额均有所增长,总额达到4200亿美元。
东盟—中国—海合会:多极经济的新支柱

东盟—中国—海合会:多极经济的新支柱

东盟、海合会(GCC)与中国的伙伴关系通过构建新供应链,为多样化贸易带来新机遇。
2025 年东盟经济论坛:越南企业连接与拓展的机遇

2025 年东盟经济论坛:越南企业连接与拓展的机遇

2025年东盟经济论坛将于8月16日在新加坡举行,恰逢越南加入东盟30周年纪念。本次论坛主题为“增长时代的东盟经济一体化”,为越南企业提供了一个确立自身地位、加强区域联系、拓展投资合作和推广品牌的机会,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转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

经过近两年、9轮谈判,东盟与中国已全面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向签署升级议定书的目标又迈出重要一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