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华人:和谐与特色
发挥华人社群在建设文明和充满情义的第十一郡中的作用 胡志明文化空间在胡志明市华人会馆落成 |
五月初的一个傍晚,万城烤肉店(河内还剑郡帆行街108号)挤满了排队的人。店主庄氏水女士迅速将肉剁碎,随后放入芭蕉叶和粽叶中。旁边是两个员工,他们给顾客端蘸酱、盐荞头,然后还要帮忙装袋、收钱等。
庄女士说,她是万城的第三代传人,万城是一家专营中国菜特有风味的烤肉店。她接任至今已近60年。此前,在她祖父母、父亲那代也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主打烤乳猪和烧鹅等菜肴。手艺传到庄女士手上之后,她还增添了猪五花、猪肚、猪舌、烤乳鸽等特色菜品。她经常亲自购买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等香料,她将这些香料按照比例称重,然后拿去专门的地方研磨。每天,她都用适量的香料来腌制等量的肉。多少年的烤肉销售,就有万城多少年的腌肉、酱料、盐荞头的秘方都由其继承人复刻且味道依然没有改变。
万城烤肉店老板庄氏水女士正在为顾客切肉。 |
在排队购买万城烤肉的阮青新先生(63 岁,住在帆行街25号)说,这是帆街上迄今为止仅存的一家的华人餐馆。他在困难、匮乏的时期开始就一直吃万城烤肉,直到现在,烤肉的酥脆、肉质的松软、沾着红棕色的酱汁的味道仍然保持不变。在品尝过许多地方的烤肉之后,最终他还是回到了这家店。
据阮先生介绍,50多年前,帆行街是居住着大量华人的街道之一,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广东,其主要从事餐饮服务行业。
阮先生分享道:“他们开店卖烤肉、榨菜、酱油豆腐等食物。当时这里的房屋以平房为主,既是工艺作坊,又可以作为餐馆使用,或者作为家庭生活的场所。例如在帆行街33号以前是一个专门卖油条的华人的家,24号则是做饼干、花生糖和潮州糖等。生活比较困难的华人则会售卖街头商品,例如绿豆沙、芝麻糊、粥油条等。
粤东会馆(现位于河内市帆行街22号文化艺术中心)是河内市中心保存中国人民记忆的地方。 |
阮先生的家距离粤东会馆(现位于帆行街22号文化艺术中心)仅几步之遥。该会馆是由广东人社区在横行、帆行、牛行、黎有晫等街道上定居和贸易过程中形成的。这里曾经是华人进行宗教活动、交易、买卖的场所。会馆内供奉着关公和天后。据阮先生介绍,逢年过节,这里的华人经常聚集在会馆里交流、跳舞、唱歌。会馆附近是关帝庙(位于帆行街28 号)。几十年前,每逢关公(农历1月13日)和天后(农历3月23日)的诞辰日,常常有很多华人准备祭品来祭祀。
在阮先生的记忆中,华人生活中很重感情,且有很高的社区凝聚力。每逢过年过节或每一场婚礼,他们常常给街上的孩子们分发糖果。 到9、10岁的时候,阮先生经常和华人孩子一起玩耍。他们教他说潮语(又名潮州话,是中国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的母语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都给他一份。后来,华人家庭相继离开,阮先生的很多朋友都定居在国外,但当他们回到古街时,他们还是很高兴认出了他。
在河内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华人较多的是位于兴安献街、广南省会安市和胡志明市。据统计总局2019年人口统计,胡志明市约有50万华裔越南人,分散居住在第5、6、11郡,其中第5郡约占人口的40%。经过数百年的形成和发展,西贡-堤岸地区的街道、街区、小巷几乎完整无损地保存着越南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和建筑价值。餐馆、酒店、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式商业街已成为旅游景点。在这里,游客可以轻松找到扬州炒饭、年糕、麻婆豆腐、烤猪肉或者鸡蛋糖水等具有中国风的菜肴,以及搭配各种手工制成的蘸酱。中国企业约占胡志明市企业总数的30%,为胡志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是越南南方经济、贸易和投资与世界联系的桥梁。
堤岸市场被认为是胡志明市的在越华人社区的中心。 |
胡志明市海外越南人委员会前主席、院士、理学博士阮真忠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挥华人的潜力就是为胡志明市乃至全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由于华人的经济活动集中在民营经济部分,以中小型规模生产为主,而且集中在小型手工业生产和贸易服务领域。他建议,需要综合、同步的解决方案,为胡志明市乃至全国的华人经济创造长期稳定的发展,以解决资金和技术创新等问题,且为产品寻找市场等。
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国会对外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将率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级代表团自2024年4月7日至12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越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 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期间,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以下是声明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