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东盟使团隆重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招待会

00:00 | 01/10/2023

9月26日,中国驻东盟大使侯艳琪在雅加达举办国庆招待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副秘书长德尼、艾格帕、陈德平,东盟各国常驻代表,东盟对话伙伴国大使,印尼外交部等政府部门官员,以及东盟智库、媒体、中资企业代表百余名嘉宾出席。
中国驻东盟大使高度评价与东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合作 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高度评价东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合作 中国驻东盟大使:中国愿同东盟积极开展新冠疫苗合作

侯艳琪表示,新中国成立74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接续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发展繁荣和国家富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过去1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达到6.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形势下,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5年和“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我们将继续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更多新机遇。

图为侯艳琪大使致辞。
图为侯艳琪大使致辞。

  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贸易投资持续向好。2022年中国东盟贸易总值达97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今年前8个月,双方贸易总值达5911.9亿美元。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显著,雅万高铁就是互联互通领域标志性合作项目之一。

  侯艳琪表示,9月26日,中国发布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相信能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背景、目标方向、实践路径、中国的行动与贡献等。我们愿同包括东盟以及对话伙伴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努力,积累共识、深化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金洪秘书长代表东盟方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盛赞中国发展成就和对世界及本地区的贡献,表示东盟将继续从中国快速发展中受益,愿抓住合作机遇,共同应对挑战,进一步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招待会现场庄重、热烈、温馨。侯艳琪与来宾们共同观看中国发展成就和中国东盟共建“五大家园”宣传视频,就中国东盟关系及东亚合作交流互动。嘉宾们并津津有味地品尝中秋月饼,欣赏传统民乐,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新闻

新闻

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强调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强调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长会1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六国外长回顾十年合作成果并规划未来十年方向。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提出三大战略重点,强调互联互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东盟支持柬泰通过对话化解边界争端

东盟支持柬泰通过对话化解边界争端

东盟各国外长联合呼吁柬埔寨与泰国以和平方式全面履行停火协议,并在国际法与区域合作框架下解决争端。两国正筹备特别会议以推进边界问题的协调。
广西AI超级联赛:智能大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

广西AI超级联赛:智能大桥促进中国-东盟科技合作。

2025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近日在中国南宁正式启动,聚焦“广西AI、中国AI、东盟AI”主题,旨在打造跨区域、跨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生态,促进AI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升级

中国—东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升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于2024年10月基本完成,预计将于今年10月提请领导人批准,并在2025年底正式签署,标志着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中国—东盟合作聚焦新动能

中国—东盟合作聚焦新动能

6月19日,中国与东盟在雅加达联合主办论坛,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产业合作。该论坛旨在为双方关系注入新动能,并将建设更紧密共同体的愿景转化为具体行动与机遇,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秸秆变木材:越南创新项目伦敦夺魁

秸秆变木材:越南创新项目伦敦夺魁

近日,在伦敦举行的2025年“越南全球企业”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越南团队的“秸秆人造木”环保项目凭借其创新理念与应用价值,从近15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摘得桂冠。该赛事旨在为越南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全球化平台,通过推广绿色科技,向世界展示越南新一代企业家的智慧与担当。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今年前五个月,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达3.02万亿元人民币。
东盟与中国广东对接会促成31亿美元项目合作

东盟与中国广东对接会促成31亿美元项目合作

在全球供应链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中国广东与东盟国家正加快构建互补共赢的新型合作机制。在6月10日于广州举行的粤东盟合作对接交流会上,7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展示区域合作的广阔空间与务实动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