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姥寺当之无愧是第一古寺

08:00 | 22/11/2022

天姥寺是顺化故都的著名旅游地址,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和佛教徒来参拜游览,观赏国家级艺术建筑遗产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观,了解与顺化京都形成历史紧密相连的著名文化标志之一。
2023年顺化传统手工艺节丰富多彩的活动 启动越南海洋岛屿和承天顺化泻湖知识竞赛 承天顺化省与柬埔寨促进旅游合作

天姥寺又称灵姥寺,位于承天顺化省顺化市金龙坊浪漫、抒情的香江岸边的河溪山丘上。天姥寺被誉为神京“第一古寺”,不仅风景优美、景色迷人,而且对越南末代封建王朝权力中心--顺化京都的形成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姥寺。
天姥寺。

据传说,1600年,内域的首位君主阮潢任职顺化镇守之初,经常出行亲自察看地形,以扩大疆土。一次沿着香江岸考察,看到一段弯曲的北岸突起一座名为河溪的小丘,形似回首之龙。又听当地居民口传,每天夜里都有一位红衣蓝裤的仙娘在丘上显灵告诉大家,将有一位明君到这儿建寺,汇聚天地灵气,巩固龙脉,强化南国。

阮主喜出望外,1601年,下旨在此兴建一座寺,定名为“天姥”,意为“天上之姥”,1862年,嗣德帝因怕“天”字与“上天”相同而犯忌,故改为“灵姥”,意为“神圣之姥”。

学者们认为,先主阮潢在香江上游和下游先后兴建天姥(1601年)和崇化(1602年)两寺,意在圈定阮朝(包括9位阮主和13位阮帝)建基立业的地盘。第一步就在天姥寺旁建立阮主的金龙府,随后建立阮帝京都富春(今顺化市中心)。

当时被称为“乌州恶地”的顺化社会极其复杂,关于仙娘显灵的神秘故事其实只是阮主收服人心的巧计。从1601年至今,天姥寺历经421年的风风雨雨,景观建筑之美依旧,不愧为“神京二十景”和顺化第一国寺。

如今,天姥寺属于金龙坊,距离顺化市中心5公里。经历多次重修,1714年,第六代阮主阮福淍进行的大规模重修首屈一指。除了兴建钟楼、鼓楼、正殿、僧舍、说法堂和藏书楼等,还铸造了重达两吨多的铜钟,并在一只大石龟背上竖立了一块高3.89m、宽1.68m、厚0.25m的“御建天姥寺”石碑。两件文物均列为国宝。

1844年,昭治帝在天姥寺三观门对面增建一座七层八角形慈仁塔(后改福缘塔),高21米。这是越南古寺建筑的独特典型,也是顺化著名文化标志。

历尽沧桑,风吹雨淋,该寺许多项目逐渐破损。从2003至2006年,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进行整修,投资资金260亿越盾(约 100 万美元)。

天姥寺是顺化故都的著名旅游地址,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和佛教徒来参拜游览,观赏国家级艺术建筑遗产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观,了解与顺化京都形成历史紧密相连的著名文化标志之一。

相关新闻

新闻

'我的中国情缘'主题写作与故事创作比赛

'我的中国情缘'主题写作与故事创作比赛

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和情感联结,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联合越南电视台时代频道(VTV Times)举办了以“我的中国情缘”为主题的写作和故事创作比赛。
越南美食亮相委内瑞拉东盟-中国集市

越南美食亮相委内瑞拉东盟-中国集市

越南美食以其独特风味和文化内涵成为加拉加斯东盟-中国集市上的焦点。活动不仅推广了越南形象,也进一步促进了越南与拉美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戏剧周(南宁)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胡志明市戏剧与电影大学艺术团将携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并将于10月29日晚登台演出。
奠边省老族织锦技艺在中国夺得二等奖

奠边省老族织锦技艺在中国夺得二等奖

老族织锦艺人在中国传统织锦技艺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二等奖。
首届世界文化节在河内圆满闭幕

首届世界文化节在河内圆满闭幕

10月12日晚,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联合外交部、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升龙皇城隆重举行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闭幕式。
河内世界文化节:筹集善款25亿越盾支援水灾地区民众

河内世界文化节:筹集善款25亿越盾支援水灾地区民众

10月11日晚,首届河内世界文化节期间的慈善拍卖会在升龙皇城热烈举行,旨在为近期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民众筹集救助资金。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开幕:以文化纽带连接人与人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开幕:以文化纽带连接人与人

10月10日晚,首届世界文化节开幕式在河内升龙皇城中心(升龙遗产保护中心)隆重举行。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行——在首都中心连接五大洲的文化之旅

世界文化节首次在河内举行——在首都中心连接五大洲的文化之旅

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与外交部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在升龙皇城举办“首届世界文化节(Lễ hội Văn hóa Thế giới tại Hà Nội lần thứ nhất)”。这是越南2025年重点对外文化活动,旨在彰显文化多样性价值,深化民心相通,增进越南与国际友人的理解与友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