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多农省克容诺火山地区品尝特色米饭

07:03 | 29/08/2022

多农省克容诺(Krông Nô)县奔抓(Buon Choah)乡克容诺父亲河与南波浪(Nam B'lang)火山口之间,是一片占地数千公顷的肥沃土地。这里从前被视为神秘的传奇之地,如今已成为吸引人的旅游胜地,以美味的米饭闻名。
神秘的李山火山岛 “品尝越南米饭”——越南农产品推介会在澳大利亚热受欢迎 舌尖上的“三月三”:五色糯米饭

奔抓乡距邦美蜀市约35公里,是山水有情、物产丰富的特殊地质区。奔抓田地位于南波浪火山脚下、克容诺河边,属多农省全球地质公园区。这里700多公顷的稻田全部种植ST24和ST25水稻。这些都是世界顶级的稻种。奔抓乡农民委员会主席陈氏青云介绍,这里是克容诺河的冲积区,加上火山石沉积,使得奔抓米的味道比其他地方更浓郁香甜。ST24和ST25稻种的繁育者胡光国在这里品尝大米后也不得不承认,奔抓的大米比其他地区的更好吃。

附图。
附图。

陈氏青云说:“没有哪个地方有这样天赐的地理位置。现在我们严格管理生产过程,保证商品质量,很多商家都来买大米,他们也希望买到原产地可追溯的产品。我们都希望,品牌建立起来后,要好好保持,不让其他地方的产品混同。我们也决心遵循质量标准,现在是采用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今后面向种植有机大米,以增加价值。”

因为这里是火山地,有着天赐的特殊条件,所以克戎诺大米有独特的味道。在国家的引导和支持下,这里的农民纷纷联合生产当地特产稻米,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可容诺县农村农业发展厅厅长尹嘉禄表示,奔抓大米获得了多农省《一乡一品》((OCOP))产品四星级认证。

除了现有的奔抓大米品牌外,可容诺县也正打造可容诺大米集体商标,以便为当地火山脚下种植的近5000公顷大米原产地追溯和特有产品认证提供支持。由于面积有限,可容诺县确定以按照越南良好农业规范(VietGAP)种植生产的ST24、ST25稻种等地方性特有稻米为主,向生产有机大米方向发展,并引进投资开展深加工,提高大米价值。尹嘉禄表示: “地方政府和专业机构与合作社密切配合,做好生产供应和管理。其次是,必须有机制和政策支持原材料储藏供当地进行深加工。不只是单纯的供应大米,而且还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比如用ST25大米做米线或米饼,产品附加值会增加,不是每公斤大米卖2万到2.5万越盾,而是深加工后,价值增加到 5万越盾。”

可容诺是多农省全球地质公园中 “水与火的长歌”旅游线的目的地。克容诺火山地的水稻具有独有的地质和气候优势,结合安全农业生产模式,为当地农民带来温饱的季节。

相关新闻

新闻

奥黛——年轻一代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文化象征

奥黛——年轻一代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文化象征

基于越南文化部们、各团体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越南奥黛在民族心中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成为代代相传的桥梁以及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象征。
越裔年轻一代的溯源之旅:通过母语发现本色

越裔年轻一代的溯源之旅:通过母语发现本色

丹尼尔·阮怀进(Daniel Nguyen Hoai Tien)出生并成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一个越裔家庭,但在他幼年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母语。当丹尼尔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学习越南语课程时,出现了转折点。 丹尼尔分享道:“这是真正开启我寻根之旅的起点。” 从那时起,母语成为了他探索身份认同并与家乡建立深厚联系的钥匙,为他带来了更深刻的体验。
保持和传承钱瑶族的蜡染技艺

保持和传承钱瑶族的蜡染技艺

距离平省原平县原平镇约20公里的怀犒村(原平县光城乡)隐于山谷中。在这里,钱瑶族同胞们依然保持着独特的蜂蜡印花艺术。
越南各民族文化节将在广治省举行

越南各民族文化节将在广治省举行

越南各民族文化节期间将陆续举行群众文艺汇演、民族服装秀、各民族传统仪式展演和推介等活动。
越中家庭的故事

越中家庭的故事

经历了许多情感的波折,跨越了文化和语言的差异,越中家庭通过努力理解和分享而获得了幸福。
将手工艺村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将手工艺村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河内市已确定,开展贸易促进活动,以及为OCOP产品乃至手工艺村产品寻找销售市场是最重要的任务。
平福: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努力脱贫

平福: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努力脱贫

布亚摩乡动员一切资源支持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水平。通过确保精准扶贫措施及时跟进,多年来该乡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截至目前,布亚摩乡减少贫困户105户,目前只剩下贫困户127户和近贫困户80户。许多家庭努力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脱贫。
‘爱心百万步’活动:向西北地区困难群众送去全国各地人们的爱

‘爱心百万步’活动:向西北地区困难群众送去全国各地人们的爱

“爱心百万步”是越南红十字会及其合作伙伴为纪念奠边府大捷70周年发起的社区公益慈善专项宣传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