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边界“热点”:镇南关(第六课)
20世纪初的镇南关
自《越中陆地边界划定协议》签署20年,划界和竖立界标工作完成12年以来,一直存在着关于谈判和解决争端的过程的分歧,尤其对德天(板约)瀑布、友谊关等敏感地区。
为了直接参加国家边境分界谈判工作的人员,陈功躅博士提供了关于解决越中边界“热点”过程的一些信息。
“友谊关”,原称“镇南关”、“睦南关”,是中越边境关口,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友谊镇卡凤村(市区西南15公里处)。
友谊关边境地区是164个C类区域之一,是1994年越南和中国互交主张边境地图后形成。该地区与横过连接两国的陆路和联运铁路的陆地边界线有关。
1886年法国清朝(中国)边界规划公约所描述的横过连接两国的陆路的陆地边界线是“界线位于镇南关南方,南关到同登村道路上。”法国和清朝(中国)分界线时竖立18号界碑,但是此后这界碑丢失了。在1894年的法清标志地图上,“镇南关”显示在界线的北面。
根据1886年4月7日法国清朝(中国)边界规划公约,镇南关地区界线法语原文如下描述:
“La Commission de Délimitation Franco-Chinoise a reconnu, le sept avril mil huit cent quatre-vingt-six, qu’à partir du point situé à cent mètres en avant de la Porte de Nam-Quan, sur la route de Nam-Quan à Ðồng-Ðăng, la frontière remonte à l’Ouest jusqu’au sommet de la montagne rocheuse sur lequel est situé le fort marqué A sur le croquis ci-joint,…”
解释:中法划定边界委员会认定:在镇南关到同登的路上,离镇南关100尺的定义点,界线往西到山顶,其所附地图上标记为A点的一个驻军。
根据1891年4月21日实地竖立界标记录,镇南关地区的界标如下:
“第18碑,镇南关外:在镇南关到同登路上,离镇南关南面100尺。” 法语原文:“A environ 100m en avant de la porte de Nam-Quan.”
因此,根据越南和中国于1993年签署的《解决领土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协定》中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显然该地区的边界线始终位于镇南关南方。
越南在将该地区显示在主张边界线地图时,界线不横过镇南关而在其南方(地图上红线)。
中国的主张边界线(地图上蓝线)向南绘制,穿过连接两国陆路上的Km 0标志。根据这两个不同的主张边界线,双方形成了相当宽的294C区域。
镇南关地区的越中分界图
双方在谈判该地区的边界规划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来保护其政策边界。因此,双方同意根据达成一致的原则选择双方观点不同的C类区域边界线。
地图中的紫色线是双方最终达成一致的边界线,其符合双方同意的基本原则,确保了双方的公平和长期基本利益。
因此,没有越南把镇南关让给中国这件事。(玉英 编译)
新闻

中国驻越大使:中越合作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驻越南大使何炜:习主席访越取得丰硕成果

河江省与广西司法机关共促边境地区法治宣传与合作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中国护士对越南士兵的难忘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