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建交70周年》越南留学生在中国各院校展开庆祝活动
上世纪50年代,曾有这样一批越南青年,他们怀着青春的热诚和振兴国家的理想,通过胡志明小道来到广西,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与广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附图
20世纪50年代初,越南党和国家为了今后建设事业,开始着手准备干部队伍,请求中国在广西南宁成立一个专门为越南培养教师和干部的学校。1951年10月1日,广西育才学校成立,学校一切费用由中方提供,成为越南在国外的第一个大规模培养人才基地。曾经是育才学校中文老师的刘少明回忆起当年情景,仍记忆犹新。
从1951年成立至1958年解散的近8年时间里,广西育才学校为越南培养了近7000名教师和干部,其中近2000人成为越南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不少人成为越南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1960年,胡志明在广西期间还专门宴请了刘少明老师。
如今,曾在育才学校学习生活过的越南学生们也已经两鬓斑白,但是他们与广西老师的联系却从未终断过。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越青年交往、越南与广西青年的交往更是日益密切。中国-东盟青年营、“青春携手——共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主题活动、“中越青年创业号”专列、国际青年干部越南高级研修班以及中越青年“一廊六城”国际通道论坛等交流活动,成为两国青年密切交流的友谊桥梁。2010年8月25日—28日,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将在南宁、柳州、崇左等8个城市举行,中越两国的兄弟情谊,将在当代青年人的手中继续传承,走向未来。
新闻

文化牵手经贸共舞:越中友谊在海防绽放
5月10日晚,越南海防市举办“越中交流友谊之桥”活动,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展示深厚情谊与合作成果。活动融合文艺演出、传统技艺与企业对接,彰显越中多领域交流日益密切。

假期谅山口岸货运通关增长近25%
在4月30日至5月4日假期期间,谅山省各口岸共为6500多辆进出口货车办理通关手续,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5%。通关主要集中在友谊口岸、峙马口岸及新清通道,商品涵盖机械设备、水果、农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