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 越中企业签署16对合作协议 第25届越中(老街)国际商贸博览会:推动边境经贸对接 |
越南与中国的现实需求
越南与中国在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由此形成了互补性。越南正进入地铁线路扩建、地下空间开发、城市综合管廊及沿海工程建设的加速期,以应对快速城市化需求;而中国已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建成了世界规模领先的地铁、隧道和深基础工程体系。正是这种发展程度不同却需求相似的特点,使两国合作变得务实、深入,并恰逢其时。
在本次深井、大直径桩与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表达了与越南开展更深层合作的意愿。这不仅源于越南市场的潜力,更来自双方在技术基础、科技创新需求及基础设施发展方向上的高度契合。越南正在寻求适应复杂地质与高地下水位条件的深井、大桩、城市隧道及地下化技术解决方案,而中国方面已在大规模工程实践中积累了成熟经验。
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以及中国领先的基础工程装备企业的亮相,也显示出中国方面对越南市场的高度重视。
![]() |
| 与会代表在会议交流。 |
作为协办单位代表,FECON董事长范越科强调:“作为深基础与地下工程领域的先锋企业,FECON始终将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视为发展战略的核心。我们不仅定位于承包商角色,更希望逐步成为综合基础设施开发伙伴,深度参与全球建筑行业价值链。”
他同时表示,希望FECON能够更近距离接触先进技术,并拓展与中国及国际领先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从而推动技术标准化、提升施工能力,为建设绿色、智慧、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作出贡献。
在越南进入公共投资加速期、地铁网络扩张、地下空间开发及沿海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对先进施工技术的需求愈发明显。中国方面带来的解决方案不仅为越南提供更多选择,更重要的是为缩短技术差距、提高施工能力与国家重点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带来新的机遇。
多项现代技术亮相
反循环钻进(RCD)与人工智能(AI)辅助的盾构机(TBM)自动化控制,是中方在会议上重点介绍的两项技术,充分体现其技术实力,也为双方合作打开新方向。
RCD技术是一种高稳定性深井与大直径桩施工方案,已在中国广泛应用于跨江桥梁、隧道、地铁及沿海工程。目前RCD设备可施工直径达7米、深度达300米的井筒,并借助反循环机制保持井壁稳定,非常适合越南城市地区复杂地质与高含水环境。
对于越南而言,该技术可迅速改善地铁通风竖井、救援竖井、大型桥墩及城市深基坑的施工方式。更重要的是,随设备而来的,是中国企业在数千个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包”,这正是越中合作最能产生直接效果的部分。
与此同时,AI辅助的TBM智能控制系统,为越南未来地铁隧道建设提供了更先进的方向。AI可实时分析地层状况、预测风险并在异常发生前自动调节参数,从而显著提升城市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减少沉降风险,并降低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 |
| 会议成为越中科技合作的新进展。 |
据中国专家白云教授介绍:“AI不仅让TBM运转更精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提前看到肉眼与经验可能无法及时察觉的隐患。当AI与工程师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工作时,安全性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
他强调,AI并非取代工程师,而是帮助其更快、更准地决策。AI技术在越南的应用,不仅意味着先进施工方法的引入,也为双方在工程师培训、数据研究和数字化应用等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奠定基础,而这些正是中国具有明显优势的方向。
越南地铁与地下工程合作的新阶段
从更广视角来看,中方此次带来的技术展示出一个明确趋势:越中深基础领域的合作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不仅在设备交流,更正在推动技术转让、联合培养、试点项目以及共担复杂工程等更实质性的合作模式。
越南正迎来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发展期,尤其是地铁与地下工程,而这些领域对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借助中国已在实践中成熟的技术体系、数据资源与专家力量,越南可显著缩短学习曲线并加快项目落地。
反过来,中国企业也在越南看到一个需求旺盛、条件相似、潜力巨大的市场。
因此,本次会议不仅具有学术意义,更标志着越中科技合作迈向新高度。
11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委员、岘港市委书记黎玉光会见了岘港市工作交流的中国驻岘港总领事董碧幽。 |
越南特色美食,如牛肉河粉、鸡肉河粉、鲜春卷、干春卷、炸春卷、越南煎饼等,以其浓郁而精致的风味,深受众多游客青睐,纷纷购买并给予高度评价。 |
新闻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越中红河流域合作迎新机遇地方往来愈加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