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越南与美国三国在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合作
南方解放日之际胡志明市表彰先进海外越侨代表 比利时越侨捐赠图书打造布鲁塞尔越南文化角 |
![]() |
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迈克尔·沃尔克教授与阮石教授(左三)及其他美国讲师一同前往中国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为当地医生授课。 |
您好,三十多年来,您多次访问中国,积极推动美国心脏病专家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取得了诸多成果。请问这段合作经历是如何展开并持续至今的?
在纽约学习心脏病学期间,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医生朋友。他们回国后,大多成为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后来,胡大一教授正式邀请我到中国教授心脏介入手术方法。
当时中国的医院条件相对简陋,设备匮乏。我最初授课的地点是北京空军医院。随后我带来了一批新设备,在朝阳红十字医院展开工作。从那时起,我已上百次到访北京、南京、上海、西安、沈阳等地多家医院,成功实施各类心脏介入手术。我还曾在中国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为多位重要职务人员诊疗。我们每次到访,政府安排我们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我在中国的首个重要成就是与胡大一教授共同创办“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前十年由我主持,随后由中国同仁接手。三十多年来,该会议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心血管学术会议,吸引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您曾表示,在中美及越南心血管医生合作中,临床上的“手把手教学”尤为重要,请您详细解释。
1992年,我曾尝试通过电视演示心脏介入手术供医生学习,但效果不佳。因此,我在中国和越南采用美国的教学方式:由中国实习医生主导手术,导师站在其后进行“手把手”指导。这种方式极为有效,为中国与越南医学界培养了多位精通心导管技术、支架植入等手术的心脏科医生。两国医生对此教学方法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
我还安排了许多中国医生前往美国学习。他们回国后取得显著成就,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心脏病学会主席、大型医院的心血管科主任。
听说您的著作已被翻译为中文,并成为中国心脏介入医生的重要指南,书中主要传达了哪些核心内容?
我在中美两国的第二项成就是与多位来自美国、中国、越南的知名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心脏介入治疗实用手册》。该书成为美国畅销书,目前已再版六次。中国医生将其翻译为中文,俄罗斯医生亦翻译为俄语。这本书被全球心脏介入医生奉为“枕边书”。核心信息是:分享成功、安全、低成本地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技巧与经验。
您获得了多所中国高校及医院的荣誉教授称号,是哪些项目促成这些荣誉?
我在首都医科大学朝阳红十字医院建立了心脏介入治疗项目,因此医院授予我荣誉教授称号。同时,我还长期致力于推动美国心血管学院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合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与中国军方五星上将王士文教授及中国中央保健委员会主席高润霖教授展开合作,协助该院在心脏介入领域取得诸多成就。301医院也因此授予我荣誉教授称号。
此外,我还获得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荣誉教授称号。2019年,在表彰外国教授对中国心血管医学发展所作贡献的仪式上,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西德尼·史密斯教授、《美国心血管学院杂志》总编辑瓦伦丁·富斯特教授与我共同受表彰。这反映出我与中国顶尖医学专家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紧密合作。
请您谈谈您对心脏介入治疗未来发展的看法。
目前,中国、越南及亚洲国家的医生在操作技术方面都接受了系统培训。但如何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将心脏介入技术普及至全民仍是巨大挑战。
不久前,我前往哈佛医学院参加一门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中应用的课程。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中国年轻医生和企业家。我们探讨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研究如何将更多中国医疗软件应用推广至美国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又极具吸引力的计划。
对我们这些来自美国与中国的医生和企业家而言,只要全力以赴、坚定不移、逐一攻克难关,任何目标皆有可能实现,我们也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 越南日前通过《国籍法》和《科技与创新法》的修订补充案,为全球越侨回国发展、申请恢复国籍及参与国家创新建设扫清障碍。新政不仅体现国家对越侨的高度重视,也为构建人才驱动型发展模式注入了强大动能。 |
![]() 在德国柏林举行的“致力于越南海洋岛屿”写作与绘画比赛圆满落幕,为旅欧越裔搭建了表达爱国情怀与守护海洋主权的艺术桥梁。比赛不仅弘扬民族文化,也加强了侨社凝聚力,特别激发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 |
新闻

加强中国、越南与美国三国在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合作

2025中越青年‘黔’行对话会的一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