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越南与美国三国在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合作

07:07 | 09/07/2025

不仅心系祖国,美国越南裔教授阮石(Thach Nguyen)——美国心脏病学会与美国介入心脏病学会执委会成员,还为中国及亚洲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脏介入治疗)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促进了中越两国之间的友谊。
南方解放日之际胡志明市表彰先进海外越侨代表 比利时越侨捐赠图书打造布鲁塞尔越南文化角
加强中国、越南与美国三国在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的合作
199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迈克尔·沃尔克教授与阮石教授(左三)及其他美国讲师一同前往中国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为当地医生授课。

您好,三十多年来,您多次访问中国,积极推动美国心脏病专家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取得了诸多成果。请问这段合作经历是如何展开并持续至今的?

在纽约学习心脏病学期间,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中国的医生朋友。他们回国后,大多成为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后来,胡大一教授正式邀请我到中国教授心脏介入手术方法。

当时中国的医院条件相对简陋,设备匮乏。我最初授课的地点是北京空军医院。随后我带来了一批新设备,在朝阳红十字医院展开工作。从那时起,我已上百次到访北京、南京、上海、西安、沈阳等地多家医院,成功实施各类心脏介入手术。我还曾在中国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为多位重要职务人员诊疗。我们每次到访,政府安排我们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我在中国的首个重要成就是与胡大一教授共同创办“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前十年由我主持,随后由中国同仁接手。三十多年来,该会议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心血管学术会议,吸引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您曾表示,在中美及越南心血管医生合作中,临床上的“手把手教学”尤为重要,请您详细解释。

1992年,我曾尝试通过电视演示心脏介入手术供医生学习,但效果不佳。因此,我在中国和越南采用美国的教学方式:由中国实习医生主导手术,导师站在其后进行“手把手”指导。这种方式极为有效,为中国与越南医学界培养了多位精通心导管技术、支架植入等手术的心脏科医生。两国医生对此教学方法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

我还安排了许多中国医生前往美国学习。他们回国后取得显著成就,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心脏病学会主席、大型医院的心血管科主任。

听说您的著作已被翻译为中文,并成为中国心脏介入医生的重要指南,书中主要传达了哪些核心内容?

我在中美两国的第二项成就是与多位来自美国、中国、越南的知名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心脏介入治疗实用手册》。该书成为美国畅销书,目前已再版六次。中国医生将其翻译为中文,俄罗斯医生亦翻译为俄语。这本书被全球心脏介入医生奉为“枕边书”。核心信息是:分享成功、安全、低成本地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技巧与经验。

您获得了多所中国高校及医院的荣誉教授称号,是哪些项目促成这些荣誉?

我在首都医科大学朝阳红十字医院建立了心脏介入治疗项目,因此医院授予我荣誉教授称号。同时,我还长期致力于推动美国心血管学院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合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与中国军方五星上将王士文教授及中国中央保健委员会主席高润霖教授展开合作,协助该院在心脏介入领域取得诸多成就。301医院也因此授予我荣誉教授称号。

此外,我还获得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的荣誉教授称号。2019年,在表彰外国教授对中国心血管医学发展所作贡献的仪式上,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西德尼·史密斯教授、《美国心血管学院杂志》总编辑瓦伦丁·富斯特教授与我共同受表彰。这反映出我与中国顶尖医学专家之间深厚的友谊与紧密合作。

请您谈谈您对心脏介入治疗未来发展的看法。

目前,中国、越南及亚洲国家的医生在操作技术方面都接受了系统培训。但如何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将心脏介入技术普及至全民仍是巨大挑战。

不久前,我前往哈佛医学院参加一门关于人工智能在医学中应用的课程。在那里,我结识了许多中国年轻医生和企业家。我们探讨了中国医疗体系的优势与不足,并研究如何将更多中国医疗软件应用推广至美国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又极具吸引力的计划。

对我们这些来自美国与中国的医生和企业家而言,只要全力以赴、坚定不移、逐一攻克难关,任何目标皆有可能实现,我们也坚信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越南日前通过《国籍法》和《科技与创新法》的修订补充案,为全球越侨回国发展、申请恢复国籍及参与国家创新建设扫清障碍。新政不仅体现国家对越侨的高度重视,也为构建人才驱动型发展模式注入了强大动能。

旅欧越侨通过艺术表达对海岛的热爱 旅欧越侨通过艺术表达对海岛的热爱

在德国柏林举行的“致力于越南海洋岛屿”写作与绘画比赛圆满落幕,为旅欧越裔搭建了表达爱国情怀与守护海洋主权的艺术桥梁。比赛不仅弘扬民族文化,也加强了侨社凝聚力,特别激发了年轻一代的责任感。

相关新闻

新闻

2025年“越中青少年云南红色研学之旅”友好交流活动

2025年“越中青少年云南红色研学之旅”友好交流活动

2025年8月20日至24日,越南宣光省与中国文山州青年代表团在中国云南省共同举办了“云南红色研学之旅”友好交流活动。该活动通过参观历史遗迹与文化体验,旨在增进相互了解,巩固和深化越中两国青年的传统友谊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学者:越南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学者:越南发展潜力巨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刘英教授高度评价了越南80年来取得的成就。她认为,越南未来的发展潜力极为巨大。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8月21日,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陈光方在北京与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举行会谈,就深化越中立法机构合作和务实交流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验分享和合作,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维克托·彼得罗夫:苏联朋友与前所未有的声援越南运动

维克托·彼得罗夫:苏联朋友与前所未有的声援越南运动

在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的记忆中,作为1973年至1991年苏共中央领导下的亚非团结委员会和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越南人民在苏联乃至全世界的声援运动是“前所未有的”。从战火纷飞的日子到如今八十多岁高龄,他依然保持着对越南的忠诚情感。
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从父亲的遗物到越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从父亲的遗物到越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带着父亲——美国海军中校沃尔特·尤金·威尔伯(Walter Eugene Wilber)、火炉监狱前战俘的心愿,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于2014年首次来到越南,截至2023年底,他已回访43次。从家族记忆追寻火炉监狱的足迹,在那里,他领悟到更深远的意义:时间与仁爱能够带来的修复与疗愈。
米歇尔·巴切莱特和越南-智利友谊之歌

米歇尔·巴切莱特和越南-智利友谊之歌

从上世纪在智利走上街头声援越南,到多年后多次访问越南,智利前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编织出一曲连接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歌。这份情感,质朴却深厚,镌刻下了一位越南真挚朋友的印记。
着力推进越中关系中的标志性项目

着力推进越中关系中的标志性项目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8月20日下午在河内会见了中国驻越南大使何炜。
不断推进越南国会与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断推进越南国会与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合作关系

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8月20日,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越中友好议员小组主席陈光方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