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旅欧越侨通过艺术表达对海岛的热爱 南方解放日之际胡志明市表彰先进海外越侨代表 |
![]() |
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
2025年7月3日下午,越南外交部国家海外越南人委员会在河内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党和国家针对海外越侨的一系列新政策,旨在更好服务侨胞回国发展、强化民族大团结。
国家海外越南人委员会主任阮忠坚表示,2025年6月24日,越南国会正式通过《关于〈越南国籍法〉若干条款的修正补充法》,这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侨务方针政策的重要法律化步骤。新法为侨胞回国投资、创业、从事科研和高技能人才汇聚创造更多便利。
修订法案放宽了国籍申请和恢复条件,尤其有利于第二、三代越侨、高素质越裔人才和外国专家。根据新规定,上述群体若对国家建设有贡献,可免除语言能力、居住时间和经济保障等要求,同时可直接向越南驻外机构递交申请材料。
新法还扩大了可申请恢复国籍的对象范围。根据第26条,曾丧失越南国籍者只需提出申请即可审理。对于希望保留外国国籍者,只要不损害越南国家利益、安全与秩序,并获国家主席批准,也可被允许。
在姓名使用方面,新法允许申请人在恢复国籍时可使用越文与外文姓名组合的新姓名。此外,取消了须提交无犯罪记录证明的规定,进一步简化手续。
越南驻外使馆获授权接收国籍申请;而对于越南人与外国人所生、在海外出生的儿童,若欲保留外国国籍并申请越南国籍,也将可依据本国法律在政府即将出台的指引下办理。
阮忠坚指出,《越南国籍法》的修订是侨务政策的一次重大突破,既消除了障碍,也为全球600多万越侨与祖国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法律联系,助力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阮忠坚还介绍了《科技与创新法》的若干新要点。该法律首次将“创新”作为独立领域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与“科学”和“技术”并列,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法律地位。
新法引入“受控试验机制”(Sandbox),为人工智能、区块链、医疗与数字教育等高风险领域提供试点空间,同时保障试验失败情况下科研人员与机构的合法权益。
为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新法确立科研成果归属制度,明确财政拨款项目的所有权与收益权属于牵头单位和科研人员,不再需报批上级机关。这一进展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促进技术转移。
法律还支持建立技术交易平台、知识产权评估中心和转化服务生态系统,同时推动建立国家科技与创新数据平台,实现科研机构、企业与管理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
据介绍,《科技与创新法》吸收了众多侨胞建议,特别是关于受控试验机制、科研自主权、成果转化等内容,获得广泛欢迎。阮忠坚表示,海外越侨在全球具有丰富经验与专业优势,将成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国家海外越南人委员会将与相关部委协作,推动法律条款落地实施,同时建立远程参与机制,让未能返国工作的海外越侨也能通过经验分享、人才培养、技术转移等方式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
委员会也正研究建立“点对点下订单”机制,鼓励海外专家直接参与国内重点科技项目,拓展合作路径,推动越南创新体系的国际化发展。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最大的图书馆——蒙特蓬特(Muntpunt)图书馆,近日首次将越南语图书纳入书架,成为当地多元文化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在澳大利亚,由陈红云创办的Vietschool越南语学校帮助越裔儿童学习母语,加强他们与祖国及家人的联系。该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文化活动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广越南语,得到社区和政府支持,助力越南文化在海外传承。 |
新闻

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旅欧越侨通过艺术表达对海岛的热爱

旅加越南专家网络汇聚侨智服务国家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