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学者:中国的科技创新将继续取得诸多突破

00:00 | 02/12/2024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引进国外技术。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新发展阶段转变发展动力的要求,都要求中国加快创新步伐,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越南女科学家荣获英国杰出女性科技奖 中国广西应用高科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阮氏河芳硕士,中国研究院(隶属越南社会科学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她指出,科技创新是中国提出的四大创新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

关于科技和科技创新对当今中国的重要性,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科技是国家利器。中国人民要过上美好生活,就必须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现代化。”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新动力,是新时代的新优势,它有助于中国掌握发展自主权,促进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有助于解决经济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此外,中国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使其能够“弯道超车”,在创新创造中跃升至更高位置。

阮氏河芳硕士
阮氏河芳硕士

“当前阶段,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出台了多项具体务实的政策措施,例如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提升企业在创新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加强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这位越南学者评价道。

通过上述努力,中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新成果,朝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迈进。科技创新支持方式更加多样化,有效保障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的资金需求。研发支出在2012年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尽管受到诸多意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研发投入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

2023年,科技创新浪潮涌动,中国研发支出约3.3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

据阮氏河芳硕士介绍,中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在电动汽车和部分医疗设备、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中国成功测试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有机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这位女学者举例说明。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核心技术、前沿领域也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2023年,中国约有15%的企业应用了人工智能;2024年,推出了14纳米人工智能芯片,以低成本进行人工智能训练。量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活中。截至2021年年中,中国拥有超过3000项与量子技术相关的专利,是美国的两倍,是日本的三倍。2023年,中国的新型量子计算机处理人工智能相关任务的速度比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快1.8亿倍。

附图
附图

在集成电路方面,中国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如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都在努力打造“非美”(Non-A)生产线。2024年,中国批准了400亿美元的新投资基金用于半导体领域。华为于2024年4月下旬推出的Pura 70智能手机使用了更多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可以看出,凭借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世界一流的人才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中国的科技创新将继续得到推动并取得诸多突破,”这位女学者断言。

然而,在新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创新环境需要继续完善,以使科技公司能够公平竞争。地方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后,地方之间出现竞争和重复投资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中等技术陷阱”、缺乏高素质人才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在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之前将继续面临的挑战,”阮氏河芳硕士断言。

越中高校科技合作交流 越中高校科技合作交流

2024年11月4日上午,越南财经大学接待了中国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领导来校访谈。凭借信息技术和数字产业培养的优势,相思湖学院代表提出了在上述领域开展国际项目合作。

科技:维护与发展年轻一代越侨越南语的关键 科技:维护与发展年轻一代越侨越南语的关键

教育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海外越南语教学开辟了诸多新机遇。从语言学习软件程序到在线课堂,科技正成为帮助年轻一代越侨便捷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母语的有力工具。

相关新闻

新闻

高平与广西深化地方合作 共谋智慧口岸与产业对接

高平与广西深化地方合作 共谋智慧口岸与产业对接

2025年5月19日,越南高平省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视频会议讨论深化双边合作。双方就智慧口岸建设、产业园区对接、技术转让及人文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致力于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合作精神。
循着胡志明主席在广西的足迹

循着胡志明主席在广西的足迹

值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广西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黄铮教授。黄黄铮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胡志明研究学者之一,撰写和编辑了14本关于胡志明主席的书籍。
促进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公路运输

促进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公路运输

两条深入越南和中国内地的运输线路已正式运营,标志着两国交通运输合作关系迈出了新的一步。
推动广西与越南各地深化互联互通

推动广西与越南各地深化互联互通

5月16日,越南驻华大使范青平访问中国广西,与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会晤,围绕基础设施、贸易、农业等领域深化越中地方合作。此次访问紧扣越中建交75周年和“人文交流年”的背景,展现出两国合作的战略深度与实际成果。
中国学者:胡志明主席民族团结精神永存

中国学者:胡志明主席民族团结精神永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潘金娥教授指出,胡志明主席是越南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导者,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越南及全球反殖民运动。此次纪念活动于胡志明主席135周年诞辰举行,强调继承其民族团结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越南民族崛起与中越友好合作。
高平百色跨境旅游启动 共绘绿色合作新篇

高平百色跨境旅游启动 共绘绿色合作新篇

越南高平省与中国广西百色市正式启动跨境旅游线路,推动绿色可持续旅游合作。两地通过共享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深化文化交流,打造特色跨境旅游品牌。
越南奠边边防部队与中国蒙自边防部队启动2025年双边联合巡逻

越南奠边边防部队与中国蒙自边防部队启动2025年双边联合巡逻

5月15日,越南奠边省边防部队和中国蒙自州边防部队在阿巴寨—龙福口岸举行了2025年联合巡逻启动仪式。
越中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越中携手推动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5月15日,中国-越南机械电子与人工智能、新能源合作发展论坛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本次论坛作为“越中建交75周年”暨“越中人文交流年”的重点活动之一,由越南自动化协会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主办,汇聚越中两国的专家与代表,共同探讨技术合作新前景,绘就智能制造新蓝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