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陆地边界的形成历史

15:24 | 15/10/2024

越中陆地边界条约是两国共同的成果。从此,两国之间有了清晰稳定的边界。该条约满足了两国人民,首先是边境人民的愿望,满足了维护东南亚和平稳定的要求。该条约重新划定了越中边界,为落实“睦邻友好、全面合作、长期稳定、面向未来” 十六字方针做出了贡献。
越中陆地边境口岸管理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 越中共建和平、友好、合作与发展边境地区

1999年越中陆地边界条约:

1999年12月30日,越南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阮孟琴与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河内代表两国签署了陆地边界条约。这不仅对我国、越中关系乃至整个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两国陆路边界全长约1350公里,双方就近900公里达成共识。在约450平方公里的边界线中,有289处双方未达成共识,其中:双方因绘制技术导致重合的74处称为A区;双方因技术原因都未绘制到的51处称为B区。A、B区域面积不大,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对边界走向存在争议或看法不同的164处称为C区(涉及面积约227平方公里)。谈判主要集中在解决这164处争议地区上。

老街省越中边境大桥
老街省越中边境大桥

1999年条约签署前有关越中边界具体谈判的结果:

在党和国家的严格指导下,经过非常紧急的谈判进程,双方已解决了双方看法不同的全部289处。从面积来看:越南114.9平方公里(其中C区112.3平方公里;A、B区2.6平方公里);中国117.2平方公里(其中C区114.8平方公里;A、B区2,4平方公里) ,根据哪一方的土地将归还给那一方。164个C区中,除4个有河流的地区外,46处遵循越南的主张边界线; 44处遵循中国主张边界线,18处接近越南主张边界线,21处接近中国主张边界线,31处总体位于双方主张边界线之间。对于一些双方居民长期居住的区域,包括在合法边界线中间的越南居民区,仍维持其原来的生活。河流和溪流地区是根据所规定的原则解决的,条约只规定了没有具体规定的原则。至于法国和清朝的旧堡垒,属于哪一方,就属于那一方。对于高点,达成的解决方案是:按照公约规定,将位于越南境内的高点归还越南。至于位于边境的高地,则根据国际法,双方均不得在边境驻军。尤其是河江省渭川县清水社74C区(有4个中国军事哨所),边界线遵循越南的主张边界线。友谊关口岸区域(249 C区)包含 零公里界碑和铁路连接点,解决方案为:在边界口岸区域,通过零公里界碑;在边境铁路区域,通过连接点以北148m处。

1999 年条约的意义:

越中陆地边界条约是两国共同的成果。从此,两国之间有了清晰稳定的边界。该条约满足了两国人民,首先是边境人民的愿望,满足了维护东南亚和平稳定的要求。该条约重新划定了越中边界,为落实“睦邻友好、全面合作、长期稳定、面向未来” 十六字方针做出了贡献。该条约符合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为建设和平、友好、稳定、长期可持续的边界创造条件,开辟越中全面合作关系新发展。此外,该条约还标志着两党、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决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国关系中所有悬而未决的边界和领土问题。该条约反映了时代大势,助力于确认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平谈判解决边界和领土问题;不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解决国际争端。该条约助力于巩固地区和平与安全,肯定了两国在确保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的作用。

该条约是双方开展勘界立碑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划定了以现代正式界碑系统为标志的明确边界,便于实地管理。

推动越中陆地边界三个法律文件的宣传活动 推动越中陆地边界三个法律文件的宣传活动

近期,高平省边防部队已大力开展三个法律文件的宣传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干部、人民、青年一代、特别是在校学生对维护领土主权、守护祖国边境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越中陆地边界条约》签署20周年和有关越中陆地边界的三份法规文件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越中陆地边界条约》签署20周年和有关越中陆地边界的三份法规文件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越中陆地边界条约》签署20周年和有关越中陆地边界的三份法规文件实施10周年纪念活动8月23日上午在越南芒街-中国东兴国际口岸北仑二号桥举行。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共同主持该活动。

相关新闻

新闻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8月21日,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陈光方在北京与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举行会谈,就深化越中立法机构合作和务实交流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验分享和合作,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维克托·彼得罗夫:苏联朋友与前所未有的声援越南运动

维克托·彼得罗夫:苏联朋友与前所未有的声援越南运动

在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的记忆中,作为1973年至1991年苏共中央领导下的亚非团结委员会和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越南人民在苏联乃至全世界的声援运动是“前所未有的”。从战火纷飞的日子到如今八十多岁高龄,他依然保持着对越南的忠诚情感。
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从父亲的遗物到越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从父亲的遗物到越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带着父亲——美国海军中校沃尔特·尤金·威尔伯(Walter Eugene Wilber)、火炉监狱前战俘的心愿,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于2014年首次来到越南,截至2023年底,他已回访43次。从家族记忆追寻火炉监狱的足迹,在那里,他领悟到更深远的意义:时间与仁爱能够带来的修复与疗愈。
米歇尔·巴切莱特和越南-智利友谊之歌

米歇尔·巴切莱特和越南-智利友谊之歌

从上世纪在智利走上街头声援越南,到多年后多次访问越南,智利前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编织出一曲连接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歌。这份情感,质朴却深厚,镌刻下了一位越南真挚朋友的印记。
着力推进越中关系中的标志性项目

着力推进越中关系中的标志性项目

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8月20日下午在河内会见了中国驻越南大使何炜。
不断推进越南国会与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断推进越南国会与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合作关系

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8月20日,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越中友好议员小组主席陈光方会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
文旅融合新赛道 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大比拼

文旅融合新赛道 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大比拼

8月20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东盟赛区在河内收官。33个项目激烈角逐,展现AI赋能文旅的最新成果与合作潜力。
中国—东盟AI+文旅创新大赛河内落幕:聚焦实用方案,共绘数字合作蓝图

中国—东盟AI+文旅创新大赛河内落幕:聚焦实用方案,共绘数字合作蓝图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东盟赛区近日在河内落幕。作为赛事首次出海,它不仅是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深化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