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龙的形象的新研究(第二期及结尾):以龙为向导
2024年甲辰龙年首趟去中国的国际联运列车发车仪式 下龙湾是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停靠港 揭示龙的形象新研究(上):从民间到宫廷的象征 |
春节是新年的开始,许多村庄和公社都会举办节日。 在这样的节日里,人民常常表达对新的一年繁荣昌盛、五谷丰登的愿望。
自祈雨、祈求风调雨顺的仪式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传统的国家,水在越南的各种仪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我们的文化中,龙喷水的形象出现得非常普遍,与西方文化中的龙喷火不同。龙喷水通常与自然因素(如云)联系在一起,能够产生雷电和降雨,促进农作物生长茂盛。 这种形象已成为寺庙的装饰图案。
![]() |
河内市西湖郡富家(Phú Gia)亭八抬轿上龙喷水的图像。(图:福南) |
正因如此,龙与祈雨、祈求风调雨顺的信仰联系在一起。 在李朝、陈朝和黎初朝,在祭祀四法仪式上,皇帝常常举行迎接法云、法雨、法雷、法电(分别代表云、雨、雷、电的因素)四尊雕像到升龙的仪式。这种仪式已成为许多代人的传统,希望龙能为村庄带来风调雨顺。
| 据《大越全史》的记载,过去,每逢大旱,朝廷都会从桑(Dâu)-羸娄(Luy Lâu)地区(今北宁省顺城县)举行迎接四法仪式,穿过红河沿岸的村庄,一直到达报天寺,以举行祷雨祭礼(祈雨仪式)。 这种仪式最初起源于民间,后来被朝廷纳入皇家礼典。这被认为是皇家文化与民间文化相互交融的表现。 |
结合汉喃文献中关于崇拜龙神-四法的仪式,以及阮文暄教授的民族学描述,我们看到这个仪式结合了四法文化和崇拜雨龙的信仰。 据此,四法是四个地方神与龙形象的结合(云龙-雨龙-雷龙-电龙)。 龙和四法被迎接穿过村庄,消除了造成农作物歉收的干旱和洪水。
和迎接龙、舞龙
从祭龙仪式中“衍生”出另一种文化形式,那就是舞龙。
不仅在祈雨仪式中,其他很多地方的春节也有舞龙的出现。 例如,在河内市龙边郡泪蜜(Lệ Mật)村、北慈廉郡占(Chèm)村以及河内市郊的许多村庄,祈雨仪式都融入了迎龙仪式。 迎接队从村亭出发,到河边汲水祭拜。
在迎接过程中,龙的形象仿佛引导着迎接队到达神圣水源所在的地方,然后保护着迎接队将水顺利地带回村亭。
![]() |
河内巴位县朱眷(Chu Quyến)亭雕塑中的龙颌墓葬形象。(资料图) |
不仅是越南,舞龙也出现在其他东亚国家的许多文化中。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舞蹈的出发点是来自不同地方的求雨仪式。 但当脱离仪式的范围时,它有自己的含义,这取决于每个地方的概念。 如果说迎龙属于仪式范畴,那么舞龙则属于民族文化,具体是商人文化的范畴。
商人群体是指到处旅行、贸易、交换货物的人们,过去主要通过江河和海上乘船出行。 由于他们的工作性质需要经常出行,龙跟随这些商人为海上和水上的旅程提供了保护。 因此,崇拜龙、迎接龙、舞龙成为商人们的文化特色。龙成为福神,具有守护财富、赐福的功能。
除了龙和水之外,村亭雕塑上的龙图案更加丰富,还有龙云庆会的形象。 此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龙与云缠绕,寓意士人遇见明君。 龙引路,让明君与臣子相会。 从此,龙与云成为政治和谐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和平的时代,君王重用贤人,士人热血报效国家。
到四界之龙
在越南文化中,龙还具有在天庭、地狱、水宫和阴间四界往来和生活的能力。 比如,龙在阴间惩罚恶人死后的灵魂。 当龙生活在水下时,龙被形象化为龙王,保护水上出行的人们。 由于龙能够在海上行走,从皇帝到民间的船上,在海上航行和赛艇比赛中,龙都被描绘在船上。 这代表了在水道上受到保护的愿望。
![]() |
河内富川县惹夏(Giẽ Hạ)亭雕塑中的仙女骑龙形象。(资料图) |
佛教文化还流传着龙被征服后成为护法跟随佛陀的故事,以及龙出海被驯服成为南海观音坐骑的故事。 由于与佛教的密切联系,佛教中承载亡灵的般若船一直雕刻着龙头的形象。般若船上的龙具有将灵魂带到涅槃、启蒙彼岸的意义。
龙还具有引导和指示人们寻找坟墓以埋葬祖父母和父母的能力。 典型的是,龙颔墓葬的形象是道教中与风水相关的文化特征。 我们可以在村亭的雕塑上看到这个形象。古代传统文化非常注重死者的安葬。 所以古人有“一为阳居,二为阴坟”的说法。 死后的生命就是永生,对生活在现实世界的子孙后代有影响。 因此,死者的后裔非常注重寻找好的地方来埋葬死者。 古人对这一吉穴有不同的称呼,但最突出的往往与龙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或称为“龙脉”。
“事实上,古代商人经常聘请舞龙队来表演,希望龙能帮助他们保住财富,保佑他们生意兴隆。” |
新闻

《胡志明传记》希腊语版出版发行

释迦牟尼佛舍利安奉仪式举行 祈愿世界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