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越中友谊的“百灵鸟”

11:20 | 20/02/2024

来自越南的歌手杜氏清花表示,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中国是她第二故乡,这次参加云南春晚演出,加深了对云南民族、民歌的了解。她想把更多云南民歌带去越南,同时也把越南的音乐介绍到云南,增进两地艺术的交流,为推动越中两国友谊贡献力量。
文化交流——架起越中友谊的桥梁 在中国越南人聚集一堂共庆新年 越中关系保持积极发展趋势

“向云端,山那边,海里面,真实的我应该走向哪边……”2024年云南春晚中,来自越南的歌手杜氏清花与中国歌手同台,用多种语言唱响云南生活的宁静与悠远。

杜氏清花。
杜氏清花。

杜氏清花生于毗邻中国西南的越南宣光省,从小热爱唱歌。2013年9月,杜氏清花进入中国广西艺术学院学习声乐,“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我还在网上搜罗中国民歌。”爱乐如痴的杜氏清花,每听到一首旋律优美的作品,就忍不住去探究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在老师与同学的鼓励下,2016年杜氏清花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走红,被中国民众亲切地称为歌唱越中友谊的“百灵鸟”。

在中国求学期间,她在《歌从黄河来》《中国民歌大会》等多档中国电视节目中一展歌喉,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玛依拉变奏曲》等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民歌,赢得评委和观众好评。

杜氏清花还将中国民歌唱响越南,2017年,她在越南最高水准的专业声乐比赛“明日之星”中,凭借越南语版《春天的芭蕾》摘得金奖。

一系列的成功演出并没有让她就此满足。2018年,杜氏清花考取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硕士研究生,到北京继续深造。

如今,杜氏清花在越南一所大学里担任声乐教师,将在中国的所学传授给越南学生。她认为,“音乐有着强大的力量,你可能无法听懂歌词的意思,却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文化交流互鉴的魅力。”

杜氏清花的家乡宣光省位于越南北部,邻近中国西南的云南省。发源于云南大理巍山的红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越中两国,滋养着沿岸数千万人口,红河三角洲也造就越南北部的主要经济区域。

百年前,滇越铁路通车,从宣光省旁穿过,串联起越中两国人民的生活,成为两国间历史与文化的纽带。

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杜氏清花曾到访云南昆明,并深情演唱过被誉为“东方小夜曲”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在她看来,云南是一个充满独特风情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杜氏清花表示,越中两国山水相连,中国是她第二故乡,这次参加云南春晚演出,加深了对云南民族、民歌的了解。她想把更多云南民歌带去越南,同时也把越南的音乐介绍到云南,增进两地艺术的交流,为推动越中两国友谊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

新闻

文旅为媒 系牢中越民意纽带

文旅为媒 系牢中越民意纽带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自古以来两国人民便通过陆路、海路频繁往来,商贸互市、民间交流延绵不绝。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4月17日下午,阮志勇副总理在政府总部与中国广东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中心(CCSEZR)主任刘一涛教授及部分中国企业代表和专家进行了会谈。
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4月17日,第九次越中边防友好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在本次活动框架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率领两国代表团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会谈活动,共同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2025年4月18日,越中友好协会主席阮黄英在河内会见了由大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凡率领的代表团。双方围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并就促进中越企业对接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在2025年第24届越中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框架内,越南共青团中央于2025年4月16日在胡志明市举办了越中青年工作研讨会,主题为“在新形势下创新共青团及青少年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共促越中边境和平与发展

共促越中边境和平与发展

4月17日上午,第九届越中边防友好交流活动期间,越南与中国国防部高级代表团在越南谅山省谅山市芒清酒店会议中心举行会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共同主持会谈。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4月16日上午,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一行与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裴光辉一行莅临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友谊红领巾’联谊活动增进越中边境少年儿童情谊

‘友谊红领巾’联谊活动增进越中边境少年儿童情谊

参观谅山省博物馆、绘制越南斗笠、体验陶瓷制作……这是中国少年代表团于4月16日在越南谅山省参加的“越中边境少年儿童友谊红领巾”联谊交流活动中的部分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