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区旅游业的发展,推广越南形象

20:00 | 09/10/2023

近年来,在越南宁顺省,社区旅游模式迅猛发展,多户家庭和旅行社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将农业用地改变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旅游体验新目的地,深受游客的喜爱。
全球青年议员眼中的越南形象 第九届全球青年议员大会:向国际友人宣传越南形象的机会 在2023年阿尔及尔国际博览会上宣传越南形象

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历史传统和 54 个民族的地方文化, 越南社区旅游潜力和优势巨大,这也是越南到 2030 年旅游发展战 略中需要加强的主要旅游类型之一。近年来,社区旅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许多模式已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区面貌,最为突出的是:北部高山地区各省如河江、和平、莱州、谅山,中部—西原地区各省如义安、承天顺化、广南、林同,南部地区各省如同塔、安江、隆安、永隆等。

位于玩目山脚下,林山乡一年四季气候凉爽。当地居民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将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1400公顷,并将其与生态旅游相结合。

越南宁顺省着力推进社区旅游业的发展。
越南宁顺省着力推进社区旅游业的发展。

宁顺省宁山县林山乡居民 阮玉青表示:“我家种植柚子、榴莲、山竹、红毛丹、糖果、菠萝蜜、桃子等水果树。现在我正修剪草坪、打扫花园、准备迎接游客的到来。”

来自坚江省的一位游客表示:“林山乡与林同省接壤,气候凉爽,水果种类丰富,我觉得当地居民发展这个生态旅游模式是非常合理、有效的。 这里拥有美丽的溪流,还有优质美味的榴莲品种。”

为了充分挖掘海洋家乡的优势和潜力,阮泰莱在耐潭区域开发天礁壁画村社区旅游模式。在壁画路上,画家们将美丽的场景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形象带入到绘画中。

宁顺省宁海县新海乡居民阮泰莱表示:“我在胡志明市从事导游工作,我曾经走遍全国各地,但我觉得我的家乡风景很美,尤其是耐潭是越南摄影师喜爱前来拍摄的目的地,所以我想可以在墙壁上画画儿,以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拍摄,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前来天礁壁画村时,游客还有机会体验皮划艇探索耐潭、爬山看日出和拍摄打卡、品尝许多美味菜肴以及体验沿海渔民各项文化活动。

宁顺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厅长阮文和表示:“今后该省将继续促进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保护当地特色文化价值。另外,本省将发展社区旅游与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尊重地方特色文化价值等相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护好环境。”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宁顺省接待游客量达260万人次,同比增长21.7%。宁顺省正大力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品牌。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今年上半年,越南共接待约1070万人次国际游客,同比增长近21%,其中中国游客达270万人次,继续稳居越南第一大入境市场。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据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驻越南代表介绍,香港正成为今夏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希望在夏日享受休闲、娱乐与购物的游客,涵盖众多景点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多项优惠也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越捷航空于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两座历史名城之间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中国河北省文化旅游推介与交流活动7月3日在河内举行,彰显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河北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越中未来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门户,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越南方面,河内与下龙、宁平、顺化、会安以及胡志明市等地,持续是中国游客首选的热门旅游城市。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政府于3月7日颁布第44/NQ-CP号决议,对12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推动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该举措旨在通过签证政策改革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提升国家整体吸引力与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老街省拥有25个民族的文化宝库,通过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该省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