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名退伍军人赴越南归还高春戌烈士日记

17:00 | 06/03/2023

高春戌烈士家人在日记移交仪式上激动地说,由于客观原因,家里没有舅舅(高春戌烈士)死前的照片,舅舅的遗体也没有找到。因此,他家人非常期待能拿到这本日记,它是舅舅留下的唯一遗物。何辉米强调,我们将好好保管这本日记,希望能通过这本日记教育子孙后代。
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协助越南进行烈士遗骸鉴定 为抗疫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举行大型超度法会 越南国家主席对越南烈士家庭扶助协会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

3月5日,美国老兵彼得马修斯(Peter Mathews)和他的妻子在河静省旗英县旗春乡,向他56年来精心保留的越南烈士高春戌的日记归还给其家人。

美国老兵彼得马修斯和高春戌的日记。
美国老兵彼得马修斯和高春戌的日记。

彼得马修斯回忆说,1967年底,在越南西原战场上,他在许多士兵遗体中发现一本小册子,里面有许多精美的画作和他看不懂的文字,很像一本日记,就将其带回美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日记仍保存在彼得·马修斯家中(美国新泽西州卑尔根菲尔德市)。彼得·马修斯希望有一天能回到越南,找到这本日记的主人并将其归还主人。该故事于2023年1月27日刊登在北泽西报纸上,并在网上传播。

2023年1月30日,河静省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陈日新获悉此消息后,就同省内有关部门配合,寻找高春戌烈士家属的信息并联系彼得·马修斯老兵。经过各方的努力,终于确认了高春戌烈士身份。

据高春戌烈士姐姐之子何辉米介绍,高春戌烈士于1946年出生在河静省旗英县旗春乡高胜村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贫困家庭。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1963年,高春戌入伍当兵,征战南方战场。1972年,家人收到高春戌的阵亡通知书,说他战死,没有留下任何遗物。

高春戌烈士姐姐之子何辉米先生和美国老兵彼得马修斯。
高春戌烈士姐姐之子何辉米先生和美国老兵彼得马修斯。

何辉米在日记移交仪式上激动地说,由于客观原因,家里没有舅舅(高春戌烈士)死前的照片,舅舅的遗体也没有找到。因此,他家人非常期待能拿到这本日记,它是舅舅留下的唯一遗物。何辉米强调,我们将好好保管这本日记,希望能通过这本日记教育子孙后代。

这本带尼龙封面的日记共有 104 页。里面写着许多诗词,讲述了年轻人高春戌出征保家卫国的热血腾腾精神以及在行军途中思念母亲、思念亲人的感慨时刻。

彼得·马修斯将高春戌烈士日记交给其家人。
彼得·马修斯将高春戌烈士日记交给其家人。

彼得·马修斯表示,当他拿起这本日记时,就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日记里有许多诗歌和美丽画作,让他感受到越南军人在激烈战争中的乐观精神。这本日记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还将其介绍给他的美国朋友,消除疑虑,也消除了敌对的心态,取而代之的是对两国人民友谊的盼望。

时隔半个多世纪重回越南,并来到河静省这片土地,彼得·马修斯情不自禁地表达了他对这个和平与繁荣的越南及亲善、好客的越南人民的截然不同的感受。

新闻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2025年4月18日,越中友好协会主席阮黄英在河内会见了由大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凡率领的代表团。双方围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并就促进中越企业对接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在2025年第24届越中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框架内,越南共青团中央于2025年4月16日在胡志明市举办了越中青年工作研讨会,主题为“在新形势下创新共青团及青少年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4月16日上午,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一行与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裴光辉一行莅临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友谊红领巾’联谊活动增进越中边境少年儿童情谊

‘友谊红领巾’联谊活动增进越中边境少年儿童情谊

参观谅山省博物馆、绘制越南斗笠、体验陶瓷制作……这是中国少年代表团于4月16日在越南谅山省参加的“越中边境少年儿童友谊红领巾”联谊交流活动中的部分内容。
越中深化国防合作

越中深化国防合作

4月16日至17日,第九次越中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分别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谅山省举行,标志着两国国防合作迈上新台阶。此次活动紧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的国事访问之后举行,充分体现两党两国高层共识的贯彻落实。
中国专家:越中铁路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专家:越中铁路合作前景广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45份合作文件,涵盖交通、AI、绿色经济等多个领域。越中首次启动铁路合作机制,推动互联互通,为区域物流与旅游注入新动能。越南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有望成为连接中南半岛与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