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协助越南进行烈士遗骸鉴定
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同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ICMP)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荷兰海牙市联合举行了有关战争遗骸鉴定技术支持学术研讨会。
| 将8名越南烈士遗骸从柬埔寨运回越南 越南伤残军人和烈士日:在柬牺牲的越南烈士遗骸追掉会和安葬仪式举行 越老合作做好烈士遗骸迁葬工作 |
![]() |
| 附图 |
在由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VAST)副院长周黄河率领的跨部门工作代表团于2月13日至17日对荷兰进行工作访问期间,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同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ICMP)和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荷兰海牙市联合举行了有关战争遗骸鉴定技术支持学术研讨会。
这是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与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于2022年10月签署的合作计划中的一项活动,其目标是支持越南通过DNA鉴定方法来确定烈士身份。来自荷兰、美国、德国的多名国际科学研究人员出席了此次活动。
越南驻荷兰大使范越英在研讨会上发表讲话时高度评价并衷心感谢各位科学研究人员、政治活动家、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坚持与越方配合,帮助越南烈士亲属找到其亲人的遗骸。
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以及国际和学研究人员也表示,愿意与越方加强合作,为抚平越南和许多其他地方的战争之痛做出贡献。
国际失踪人员委员会于1996年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倡议下成立,旨在支持寻找和确定因战争、暴力、自然灾害和有组织犯罪而失踪的人的身份。2022年12月,该组织领导班子 接纳了第一位越南籍成员,即曾在越南工商会 (VCCI) 工作的阮氏秋草女士。
新闻
越南-古巴友好协会:在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 75 年光辉历程中的一道亮丽篇章
1950年,抗法战争进入新的阶段,越南革命已与世界革命力量建立正式联系,包括苏联、中国等国。越南世界和平保卫委员会在越北战区成立,作为越南首个人民对外组织,也是今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前身。
国际“Z世代”走进广西:解锁非遗魅力 感悟红色记忆
11月12日上午,“红色信仰领航 绿色青春飞扬——海外‘Z世代’广西文化体验行”活动在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正式启动。来自多个国家的青年、达人及媒体代表齐聚于此,开启一段深入感知中国红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之旅。外籍青年、达人与媒体探访百色市江凤村那西屯体验非遗文化,走进乐业百坭村,感悟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
经济外交:从越南-新加坡友好协会的活动看外交新视角
在越南大力推进服务国家发展的经济外交方针背景下,越南-新加坡友好协会(VSFA)的活动实现了诸多契合性的转变,和谐结合了民间外交与经济外交。该协会的倡议与行动计划始终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核心,紧密结合并切实服务于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
越南-古巴团结情谊是心之所向的使命
值此越南与古巴建交65周年(1960年12月2日2025年12月2日)之际,古巴驻越南大使罗赫里奥·波兰科·富恩特斯(Rogelio Polanco Fuentes)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就两国人民之间的特殊友谊发表了看法。
'我的中国情缘'主题写作与故事创作比赛
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和情感联结,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联合越南电视台时代频道(VTV Times)举办了以“我的中国情缘”为主题的写作和故事创作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