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的法律政策中确保人权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19:12 | 26/03/2022

现状的气候变化不再是某个地区或国家的问题,而已经成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全球人类要面对的问题。
越南法律政策保障人民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权利 协助妇女在后疫情时期改善生计和适应气候变化 落实越南在COP26做出各项承诺:政府总理范明政提出八大内容
在越南的法律政策中确保人权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附图)
在越南的法律政策中确保人权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附图)

越南在包括国家承认和保护人民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人权原则在内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来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人权。

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是一项天赋人权,是非常重要的权利,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以及用于评估生活质量的标准,例如平均收入、社会民生体系。 国际社会承认这是头等重要的权利,是环保活动的目标,所有国家都把这项权利列入法律文件中。越南也不例外,作为联合国环境与人权宣言的签署国,越南将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转变为法律原则,实际上已经成为越南环境法的一项原则。

在越南的法律文件中,1993年版《环境保护法》的序言明确规定了以下原则:“提高国家管理的有效性和各级政府、国家机关、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民武装力量和个人在环保领域的责任,为保护人民健康,保护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人权,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保护区域和全球环境作出贡献”。越南 2005年版《环境保护法》第3条第2款也间接提到了这一原则:“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事业,是国家机关、组织、个体家庭的权利和责任”。 2014 年版《环境保护法》第 4 条第2款中明确规定这一原则:“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保障儿童权、促进性别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以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在健康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不仅是《环境法》的原则,也是《环境法》的目的,越南《环境法》的所有规定都蕴含这一原则。

因此,气候变化政策和法律中的人权与环境信息获取权密切相关。越南 2014 年版《环境保护法》规定:“社会有权获得提供和索取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但属于国家机密的信息除外”,“气候变化管理机关负责提供信息,举办提高社会意识的活动,为社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因此,根据越南法律规定,公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普通环境信息,特别是气候变化信息。也就是国家机关、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规定主动公开信息,人人都可以获取这些信息。第二,公众有权主动要求国家机关、生产经营机构提供环境信息,如要求社会政治组织、社会行业组织、居民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信息。

越南气候变化法律政策还规定,气候变化政策和法律中的人权必须与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回收能源废物、贴近环境生产和消费、研究和应用科技相结合。 保障人权还是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服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应有内容。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承诺落实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议程

越南承诺落实关于妇女、和平与安全的议程

越南在开展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中的承诺和贡献,其中包括下决心有效开展2024-2030年阶段妇女、和平、安全国家行动计划和为地区乃至国际行动计划做出贡献。
越南已实现许多性别平等目标

越南已实现许多性别平等目标

越南妇女联合会中央委员会与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署(UN Women)驻越南代表处3月25日上午在河内联合举办 “新时代的女性与性别平等” 的跨世代传播论坛,吸引约200名代表参加。
免学费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提高教育质量

免学费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提高教育质量

免除学费旨在满足建国卫国事业的要求,体现制度的优越性,实现教育公平普惠,“不让任何人掉队”。
越南在保障残疾人权利方面取得诸多成就

越南在保障残疾人权利方面取得诸多成就

越南党和国家十分关注残疾人工作,并已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旨在鼓励、为残疾人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利和发挥自己能力,稳定生活,融入社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越南代表:公立学校免学费是促进所有儿童平等机会的重要进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越南代表:公立学校免学费是促进所有儿童平等机会的重要进展

免除学费政策是对越南未来的关键投资,将帮助更多儿童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顺利完成学业。这是一项具有变革性意义的国家发展政策。
国际合作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作用

国际合作提升女性在数字时代的作用

联合国妇女署常驻越南代首席代表希望,越南将动员全球团结,推动有意义的政策改革,并采取具体行动,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全面和公平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生态系统,确保妇女和女童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塑造科学、技术和创新未来的领跑者。
越南信息与传媒部举办年度人权新闻奖

越南信息与传媒部举办年度人权新闻奖

2月10日,越南信息与传媒部决定举办年度人权新闻奖,以表彰在人权议题方面做出杰出报导作品的集体和个人。
难忘军民鱼水情——回忆部队帮扶群众的日子

难忘军民鱼水情——回忆部队帮扶群众的日子

2024年的最后几天,武崖县神沙社的傣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热闹了起来。从吊脚楼到大道,甚至到遥远的林地,各个村寨里,人们都在热烈地谈论着第一军区第三师第二团的官兵到当地开展群众工作的事情。山区原有的宁静景象,因为军民之间“鱼水情深”的团结互助而更加美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