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40 | 18/12/20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把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越通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把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述决定是于12月9日至14日在克伦比亚波哥大(Bogota)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做出的。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对《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和通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项遗产名单。由越南外交部、文化体育旅游部等部门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

获悉,2003年《公约》政府间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2月12日15时23分(越南时间12月13日凌晨3时23分)已通过将越南岱侬傣三族天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决议。此外其他国家的41个遗产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南代表团参加会议。(图:越通社)

越南天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助于扩大越南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上的知名度,是国内各地方和有关单位在国内外做出的精心准备后所取得的成果。天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将有助于保护和弘扬这种艺术在岱侬傣三族文化生活和信仰中的价值,提高当地政府和居民对本地传统文化遗产价值的自豪感,有助于肯定越南文化特色的多样性和价值,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对越南岱、侬、傣等民族来说,天曲既是一种信仰文化形式,又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音乐类型。通过天曲传统演唱仪式,我们可以了解民族同胞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文化特色。天曲已成为民族同胞的精神支柱,鼓励他们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天曲礼仪是天翁和天婆派遣阴兵队从地芒到天芒(各位大神统治领地)献上供品之行,目的在于祈求平安、五谷丰收。其歌词取自民族诗歌,曲调是各民族的民歌民乐。天曲爱好者已为一些普遍的曲调编写了新歌词,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演唱。

截至目前越南共有13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天曲、越南宫廷雅乐、西原锣钲文化空间、北宁官贺民歌、扶董祠和朔祠的荣圣(扶董天王)庙会、雄王祭祀信仰、南部才子弹唱、乂静喻唱、拔河比赛和比赛仪式、三府祀母信仰,富寿省春曲、歌筹和中部发牌唱曲艺术等。这些遗产已有助于丰富越南国家各民族的特色,提升越南文化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为拥有遗产的各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安娜)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越南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中国

第十二届中国—东盟戏剧周(南宁)于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胡志明市戏剧与电影大学艺术团将携实验改良戏《日食》亮相,并将于10月29日晚登台演出。
Mikhail Osin: “我无法想象没有越南语的生活”

Mikhail Osin: “我无法想象没有越南语的生活”

在莫斯科一个秋日的午后,莫斯科国立大学(MGU)亚非学院的小房间里,三年级学生米哈伊尔·奥辛正沉浸于阅读他最喜爱的越南语书籍《南方密林》。米哈伊尔·奥辛说:“我选择越南语,不仅是为了多学一门外语,更是为了了解一种文化。它是打开我亲密越南朋友心扉的钥匙。”
优先推进越中铁路合作与科技创新

优先推进越中铁路合作与科技创新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47届东盟峰会期间,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了会晤,双方就深化经贸、铁路、科技及地区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此次会谈为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岘港这位小个子女子把“陌生人的温暖”送到每一户贫困家庭

岘港这位小个子女子把“陌生人的温暖”送到每一户贫困家庭

出身于广南省的贫困乡村,艰辛的童年在她心中播下了深厚的怜悯之情。十多年来,她默默地把“陌生人的温暖”送到农山、福山、北茶眉、南茶眉等地的上百户困难家庭,为他们带去慰问品、建房材料、药品和书本。
《河内公约》——开启越南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新篇章

《河内公约》——开启越南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新篇章

《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在越南开放签署,意义重大,不仅体现在国际法律层面,也彰显了越南在数字时代全球融合进程中的地位、声誉与治理能力。
树立越南语作为友好语言的形象

树立越南语作为友好语言的形象

这是越南国家大学外语大学越南语与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系主任陈友智博士关于让越南语成为区域和世界的“桥梁语言”的分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