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中国水稻“示范方”产量增加一倍多
眼下,越南正是水稻收割之时。11月4日,我国农机专家、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在越南福涛省富寿乡,与当地种植大户联建的水稻精准直播精确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方”,经测产实得每平方米产稻谷1.82斤以上,与当地传统方式种植对比,每平方米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越南的中国水稻“示范方”产量增加一倍多
张瑞宏介绍,越南水稻种植面积约有744.01万公顷,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栽秧,少部分采用机械化栽秧技术。近几年来,随着越南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与工业争抢劳动力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另外,越南的水稻栽培技术比较落后,其平均产量只有中国的50%左右,严重影响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以及粮食安全。
扬州大学积极响应“一路一带”倡议,把中国推广的优质粮种、先进装备农艺技术和种植模式输送出去,通过建立水稻高产高效种植“示范方”,用水稻精准直播精确高产栽培技术替代越南的育苗移栽技术,引导当地种植大户改变传统水稻种植低产低效生产方式,解决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最终达到在发展工业化的同时带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水稻播种前,张瑞宏教授科研团队在越南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选择在越南福涛省富寿乡与当地粮食种植大户合作,引入中国重点推广的适合福涛地区种植的3个杂交稻品良种和成套先进装备工艺技术,进行高产栽培技术试验性示范种植。
“今年是初次在越南开展试验示范种植,6月28日播种、7月5日齐苗、9月1日前后抽穗、11月初开始收割。从试验示范种植来看,我们初步达到了示范种植的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张瑞宏说,下季的示范种植,将重点解决这次发现的问题,同时扩大试验示范种植面积,力争下熟每平方米产稻谷达2斤以上。
新闻

2025年“越中青少年云南红色研学之旅”友好交流活动
2025年8月20日至24日,越南宣光省与中国文山州青年代表团在中国云南省共同举办了“云南红色研学之旅”友好交流活动。该活动通过参观历史遗迹与文化体验,旨在增进相互了解,巩固和深化越中两国青年的传统友谊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越中立法机构合作
8月21日,越共中央委员、国会副主席陈光方在北京与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举行会谈,就深化越中立法机构合作和务实交流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加强经验分享和合作,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东盟AI+文旅创新大赛河内落幕:聚焦实用方案,共绘数字合作蓝图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东盟赛区近日在河内落幕。作为赛事首次出海,它不仅是技术比拼的舞台,更是深化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

越中公安合作机制在打击跨国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
8月19日,越南公安部长梁三光与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通电话,就深化执法安全合作和打击跨国犯罪交换意见。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巩固战略互信,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安全领域取得更多务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