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文化周在缅甸举行

10:09 | 03/10/2019

(时代报)缅甸越南文化周于9月27日至30日在缅甸仰光市举行,旨在向当地居民推介越南风土人情,从而促进两国文化、旅游合作和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缅甸越南文化周于9月27日至30日在缅甸仰光市举行。(图:越通社)

缅甸越南文化周于9月27日至30日在缅甸仰光市举行,旨在向当地居民推介越南风土人情,从而促进两国文化、旅游合作和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这是越南今年在缅甸开展的旨在进一步具体化两国领导所签署的2017-2020年阶段文化合作计划和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特别活动。

越南文化周期间,越南国庆74周年和越南与缅甸关系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周年庆典已隆重举行。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部长吴丹辛貌(U Thant Sin Maung)、建设部部长汉佐(U Han Zaw)、政府官员、各部门和企业代表以及旅缅越南人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越南驻缅甸大使论垂杨。(图:越通社)

越南驻缅甸大使论垂杨强调,近期越南与缅甸关系在贸易、投资、国防安全、农林渔业、能源和通讯、旅游、司法、交易、文化和民间交流等领域保持积极发展势头,特别是经贸和投资领域的双边合作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目前,越南是缅甸第九大贸易伙伴和第七大投资来源国。论垂杨特别强调了在缅越企对两国关系的推动作用和贡献。她认为,各家企业不仅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而且还有助于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为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部长吴丹辛貌强调,越南一直是缅甸可信赖的朋友,同时强调了两国领导人互访的重要意义。

各代表合影。(图:越通社)

值此庆祝越南国庆74周年和越南与缅甸关系提升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周年之际,越南驻缅甸大使馆已同缅甸宗教事务与文化部配合举行题为“传统与现代文化色彩”的越缅文化交流活动。

在缅甸越南文化周框架内,越南驻缅甸大使馆已同越南信息与传媒部配合举行“东盟国家和人民”图片展。展览展示了越南和缅甸摄影师的50个作品。这些作品均为2010、2012、2013和2015年举行的东盟共同体摄影大赛中的获奖作品。

(安娜)

相关新闻

新闻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发挥越中人民论坛成果,巩固双方友谊

11月25日,在河内,第13届越中人民论坛框架下,越南中央委员会委员、党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裴氏明怀会见了参加论坛的各代表团。
保持并弘扬75年传统: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青年一代的责任与自豪感

保持并弘扬75年传统: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青年一代的责任与自豪感

这是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青年团书记范美丽在纪念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传统日75周年活动上就青年一代在人民对外交往事业中的锤炼、成长与奉献渴望所分享的内容。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举行传统日75周年纪念活动暨2025-2030年阶段爱国竞赛大会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举行传统日75周年纪念活动暨2025-2030年阶段爱国竞赛大会

11月17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在河内隆重举行了传统日75周年纪念活动暨2025-2030年阶段爱国竞赛大会,并荣幸接受一等劳动勋章。
越俄友好协会:务实活动推动对外信息传播深入人心

越俄友好协会:务实活动推动对外信息传播深入人心

75多年来,越南与俄罗斯的传统友谊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始终在两国人民深厚情谊中不断巩固。从争取独立的艰难岁月到建设与发展国家的各个阶段,越南人民始终铭记俄罗斯朋友真挚而宝贵的帮助。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传统日75周年纪念致辞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传统日75周年纪念致辞

《时代》杂志谨向读者介绍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于11月17日在越友联传统日75周年纪念活动、一等劳动勋章授勋仪式暨2025-2030年阶段爱国竞赛大会上的致辞全文。
多边民间外交工作:一些经验和思考

多边民间外交工作:一些经验和思考

在75年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及其成员组织已在民间外交工作中确立了核心作用,为巩固和扩大国际朋友网络,促进和维护国家利益,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作出了贡献。
推动越欧人民关系:从专家、学者的联结到科学技术合作

推动越欧人民关系:从专家、学者的联结到科学技术合作

在一个充满变局的世界中,民间外交是各国人民之间培育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为友好与合作关系奠定坚实基础。从促进和平稳定,到开辟外部资源,人民渠道日益彰显其在调动国际知识、技术、资金和经验以促进发展方面的作用。通过人民交流与合作,越南不仅能够借鉴先进模式,还推动了在教育、卫生、科学技术、环境、创新等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项目,从而将友谊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能力。
在创新创造背景下提高首都民间外交活动效率

在创新创造背景下提高首都民间外交活动效率

本着“主动、灵活、创新、高效”的方针,河内市友好组织联合会扩大了国际合作网络,应用技术,推出了许多新的交流模式,为巩固“和平之城”的地位和增强首都软实力作出了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