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20:12 | 28/09/2024

9月28日,为庆祝孔子学院诞生20周年,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及河内大学中文系学生会联合举办中国文化周系列活动“凝聚青春,中越友谊新活力”。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促进越中文化艺术交流 多元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该系列活动旨在庆祝孔子学院诞生20周年,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这也是国际学生加深了解越南文化的机会。

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韦爱云教授表示,孔子学院由越南河内大学与中国广西师范大学于2014年12月27日合作设立并粘贴铭牌。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河内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韦爱云教授发表讲话。

作为越南唯一的孔子学院,建院十年来,因地制宜开展了汉语课程教学、汉语教师培训及汉语教材编制,组织了汉语水平考试、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越翻译能力等级考试、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推荐及中越文化交流等工作,促进了越南国际中文教学的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促进了中越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韦教授表示,截至目前,孔子学院中国学生人数已达6000多人次,参加文化活动人数超过7万人次,报名参加HSK和HSKK考试的人数也达到了4万人以上。

2024年中国文化周系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们有机会直接、生动了解和体验越南与中国的文化。活动包括写书法、试穿汉服、射箭、飞镖、享受烹饪文化、茶道艺术等。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王蔼翠体验活动中的游戏

老街省的中文老师王蔼翠表示很高兴来到河内参加孔子学院的活动。“今天我参加了五个游戏和体验活动,并回答了一些问题。虽然有些问题我不知道答案,但越南的朋友们和中小学生、大学生们热情地帮助我完成了答题!我真的很高兴。”

与此同时,来自和平-拉筹伯高中的宝英同学表示,这次体验活动让她和朋友们获得了获益匪浅的交流与学习机会。

以下是本活动的一些图片: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越南学生在河内大学体验中国文化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带越南朋友“云”游中国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带越南朋友“云”游中国

据《人民网》河内中国文化中心日前通过新媒体平台,以网上图片展览和线上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让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宅在家里的越南朋友轻松“云”游中国。

芹苴大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展开合作 芹苴大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展开合作

3月14日,芹苴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河率领工作代表团就人力资源培训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在芹苴大学成立“中国文化中心”等问题进行工作座谈。

相关新闻

新闻

经济外交:从越南-新加坡友好协会的活动看外交新视角

经济外交:从越南-新加坡友好协会的活动看外交新视角

在越南大力推进服务国家发展的经济外交方针背景下,越南-新加坡友好协会(VSFA)的活动实现了诸多契合性的转变,和谐结合了民间外交与经济外交。该协会的倡议与行动计划始终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核心,紧密结合并切实服务于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
越南-古巴团结情谊是心之所向的使命

越南-古巴团结情谊是心之所向的使命

值此越南与古巴建交65周年(1960年12月2日2025年12月2日)之际,古巴驻越南大使罗赫里奥·波兰科·富恩特斯(Rogelio Polanco Fuentes)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就两国人民之间的特殊友谊发表了看法。
越中禁毒合作

越中禁毒合作

11月11日,在庆和省芽庄坊,越南公安部毒品犯罪侦查局与中国公安部禁毒局联合组织了越中禁毒合作第十次双边会议。
'我的中国情缘'主题写作与故事创作比赛

'我的中国情缘'主题写作与故事创作比赛

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文化交流和情感联结,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联合越南电视台时代频道(VTV Times)举办了以“我的中国情缘”为主题的写作和故事创作比赛。
越中边境管理合作会谈纪要

越中边境管理合作会谈纪要

11月11日,在奠边省,奠边省边防部队代表团与中国普洱边境管理支队、中国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代表团组织了2025年度会谈。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1950年11月7日,胡志明主席致信越南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大会。
对外非政府援助工作的全新思维与创新路径

对外非政府援助工作的全新思维与创新路径

回顾越南民间外交的75年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非政府援助不仅是物质的流动,更是信任与人情的汇聚。
岘港市与实现可持续民间外交的'三步法公式'

岘港市与实现可持续民间外交的'三步法公式'

岘港市友好组织联合会(岘港联合会)成立近三十年来,已确立了其作为全国民间外交工作亮点的地位。它是一种整体模式,运作高效、富有创新、可持续,与国际友人建立了深厚联系,并积极促进了这座翰江沿岸城市的融入进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