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助儿童会:与越南性少数群体并肩作战
自 2013 年以来,国际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 International)与越南 各性少数群体(LGBTQI+) 组织合作,支持性别多元化儿童和青少年 (SOGIESC) 获得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
越南公安部为南苏丹儿童提供支持 越南通过支持生计努力减少童工 |
![]() |
自 2013 年以来,国际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 International)与越南 各性少数群体(LGBTQI+) 组织合作,支持性别多元化儿童和青少年 (SOGIESC) 获得教育、健康和社会服务。在国际救助儿童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自 性少数群体的儿童和青少年始终积极参与并与组织和当地合作伙伴合作。这不仅是确保救助儿童会活动设计和实施质量的关键,确保设定的目标符合实际情况,也让受益者从不同角度成为推动越南的儿童权利活动实施的积极成员。国际救助儿童会是一个致力于儿童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国际救助儿童会于 1990 年通过在清化省实施儿童营养项目开始在越南开展业务。此后,该组织扩大了其项目范围,涵盖了六个主要工作领域:教育、健康和营养、儿童保护、儿童权利管理、减少儿童贫困、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国际救助儿童会目前在越南22个省市开展业务,拥有100多名员工。 |
![]() 国际合作是帮助解决童工增加的主要原因——贫困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际项目重点支持弱势家庭的生计,帮助儿童依法适当、安全地参与劳动。 |
![]() 东盟国家和中国 70 余名儿童参加了交流活动,希望在 2024年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大背景下,能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
新闻

塞西尔·黎范:来自异乡游子的越法仁爱之桥
塞西尔·黎范女士出生于顺化,在芹苴长大,后定居法国,但她始终心系故乡。自1992年回到越南以来,她一直致力于孤儿院的建设,谱写了三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慈善之旅。

末世圣徒慈善协会 (LDSC) - 美国人民与越南人民之间的人道主义桥梁
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末世圣徒慈善协会 (LDSC) 已在越南实施了450多个项目,援助总价值超过1200万美元,为数十万民众改善生活做出了贡献。

安江省正式启用'阳光之屋' 为遭受暴力人提供支持
“阳光之屋”模式由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与安江省卫生厅合作,在“2021—2026年消除针对妇女和儿童暴力的项目”框架下实施,并获得澳大利亚外交与贸易部资助。

澳大利亚儿童基金会:297个项目 - 超过1.2万亿越南盾,为了越南儿童的未来
近30年在越南开展工作以来,澳大利亚儿童基金会已实施297个项目,总预算近7200万澳元,相当于超过1.2万亿越南盾。这些项目涵盖儿童保护、教育、医疗卫生、清洁饮水、生计等多个领域,为数百万儿童带来了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MCNV组织:为越南的健康、生计和环境投入8000万欧元
在近六十年中,MCNV组织提供了约8000万欧元的资金,在四大支柱领域与越南携手同行:健康发展、社会融合、气候变化适应和生计发展,为数十万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越南展示人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成果及民族文化遗产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机构办公室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8月15日在会安坊联合举办了“民族——信仰与遗产”图片展,展现越南在人权保障和宗教信仰自由领域的成果及民族文化多样性。

新增针对橙剂/二恶英受害者的政策
自1961年8月10日美国开始向越南南方喷洒数百万升化学毒剂以来,64年已经过去,但仍有第三代、第四代的个别病例继续承受战争的后果。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仍有数十万橙剂/二恶英受害者未能享受相关待遇。

越南携手东盟共同推动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在胡志明市举行的东盟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研讨会上,越南分享了推动性别平等与保护弱势群体的经验做法。会议同时为东盟未来在防治针对妇女与儿童暴力问题上的合作确立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