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产品深入中国市场

14:18 | 23/04/2024

中国凭借市场规模、消费趋势、地理位置等优势,始终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市场。在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过程中,中国对越南8000多种商品给予减税待遇。
越南取代菲律宾成为中国市场最大香蕉供应国 中国增加从越南进口水产品 扩大越南商品对中国市场的出口

在世界经济形势面临困境对越南外贸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对华出口继续成为出口亮点。然而,为了保持增长势头,国内企业需要根据该市场日益苛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贸易交往并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
附图。

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场

工贸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越南对华进出口继续释放积极信号。其中,越南对华出口额约达126.8亿美元,同比增长5.2%,为越南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约达294亿美元,同比增长24.4%,中国继续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

凭借领先地位的优势,2023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约达171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5%以上。中国始终稳居越南最大果蔬出口市场的地位,通过正贸渠道输华农产品有14种,占越南果蔬出口总额的61.5%。

此外,对华出口额较高的产品还包括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其零部件、手机及其零部件、相机与摄像机及其零部件、机械设备及其零配件、加工食品等。

越南驻北京商务处代表梁文财表示,中国经济释放积极复苏迹象。因此,如果越南商品满足各项标准,将可更顺利地进入该市场。特别是,越南与中国贸易合作保持稳定,有助于推动双边贸易额良好发展。

深入中国市场

中国凭借市场规模、消费趋势、地理位置等优势,始终是越南重要的出口市场。在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过程中,中国对越南8000多种商品给予减税待遇。

此外,在海运成本高涨的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一直在周边地区寻找进口货源。得到中国企业关注的商品包括食品、各类糖果、饮料、瓶装果汁、水产品以及热带农产品等。

行内专家认为,中国市场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为了有效利用现有优势,各部委、行业和地方特别是各家企业需要改变市场接入方式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是,越南企业需要严格遵守有关产品质量和产品可追溯性的规定,以便能够更加深入这一庞大市场,特别是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等潜在地区。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建议,越南企业应主动进行信息交流、加强对接,掌握中方的市场需求和贸易规定;积极参加各场国际展会,加强贸易交往,保持有效、稳定和长期的经贸合作。

贸易促进局副局长黄明战表示,工贸部一直在组织许多越南企业代表团赴中国各地进行交易和参加贸易博览会,旨在加强双方贸易对接。与此同时,还迎接许多中国企业和地方代表团赴越南寻找合作商机。

此外,工贸部还与老街省等边境省份举行国际贸易博览会,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往来并推动双边进出口活动。

相关新闻

新闻

第25届越中(老街)国际商贸博览会:推动边境经贸对接

第25届越中(老街)国际商贸博览会:推动边境经贸对接

第25届越中国际商贸博览会在老街省开幕,恰逢两国庆祝建交75周年之际。展会设近700个展位及多个专题展示区,为两国企业拓展对接渠道、寻求在贸易、投资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创造条件。
发展岘港与中国各地和企业的关系与合作

发展岘港与中国各地和企业的关系与合作

11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委员、岘港市委书记黎玉光会见了岘港市工作交流的中国驻岘港总领事董碧幽。
推动越南太原省与中国四川省的友好合作

推动越南太原省与中国四川省的友好合作

11月19日上午,太原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氏鸾会见了由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黄伟先生率领的中国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
越中边防会谈促进互信共建友好交流新成果

越中边防会谈促进互信共建友好交流新成果

越中边防部队2025年第三季度会谈在老街省举行,双方就在口岸管理、打击跨境犯罪及促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谈强调继续落实合作机制,推动口岸开放升级及跨境交流活动,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深化友好关系作出贡献。
推动越中友谊通过短视频传播

推动越中友谊通过短视频传播

11月17日,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馆举行了以“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与中国”为主题的短视频创作比赛颁奖活动,旨在促进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友好情谊。
人民对外工作需要主动适应、突破、创新、务实、高效的精神

人民对外工作需要主动适应、突破、创新、务实、高效的精神

11月17日,在河内,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隆重举行了传统日75周年纪念活动(1950年11月17日-2025年11月17日)、接受一等劳动勋章并启动2025-2030年爱国竞赛大会。《时代》杂志谨向读者介绍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祖国阵线党组书记、中央各群众组织党组书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裴氏明怀同志的全文讲话。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