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地雷后果的国际合作

09:00 | 05/04/2024

作为战后遭受最严重损失的地方之一,广治省近年来是克服地雷和爆炸物后果的领先省份。为了成为全国第一个安全、不受地雷和爆炸物影响的省份,该省正在积极加强克服地雷后果的国际合作。
越南承诺携手克服战后遗留地雷后果 促进在克服越南战后地雷和爆炸物问题的合作 挪威人民援助组织在克服战后遗留炸弹地雷后果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广治省地雷污染面积最大,污染面积近82%,地雷和战争对社会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阻碍该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战争结束后,广治省开始开展扫雷工作,帮助民众恢复生产生活,同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动寻找克服地雷后果的资源。

MAT 19小组成员在广治省海陵县沙地搜寻爆炸物。
MAT 19小组成员在广治省海陵县沙地搜寻爆炸物。

多年来,广治省获得6个外国政府组织在扫雷领域的合作支持,共开展47个项目,获得外国非政府援助承诺资助5800万美元。广治地雷行动中心协调和监督克服爆炸物和地雷后果的活动,各组织配合开展许多重要活动,如收集地雷污染区域信息、成立彻底处理构成直接危险爆炸物的应急处置小组、利用技术和倡议促进扫雷过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和提高学生及民众的防雷知识。

广治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南表示,该省力争成为全国安全和不遭受战后遗留地雷影响的领先省份。他希望今后各组织继续与该省配合克服战后地雷和有毒化学品造成的后果,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

广治地雷行动中心副主任丁玉宇表示,外国非政府组织一直为广之省政府早日实现早日成为安全和不遭受地雷影响省份的目标起着重要作用。今后,根据调查结果,该省将制定2025年后克服地雷后果的计划和战略,并继续呼吁国际组织的参与,帮助广治省实现新阶段的目标。

从2021年至今,广治省在排雷工作中取得许多成果,考察面积达近62公顷,排雷面积12208公顷,发现与安全处理818390枚地雷和爆炸物,为101名受害者提供援助等。

新闻

越南语对外教学培训项目启动

越南语对外教学培训项目启动

5月18日,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在河内举行了越南语对外教学培训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隶属于越南语与越南文化专业。
国际友人眼中的胡志明主席:人文思想与和平追求

国际友人眼中的胡志明主席:人文思想与和平追求

在整个革命事业中,胡志明主席给国际记者、学者、政治家和媒体界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们眼中,胡志明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更是东方宽厚道德的化身,是一颗融合了民族精神和人类进步思想的仁爱之心,是深厚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平友好精神与和平追求的象征。
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活动在世界各地纷纷举行

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活动在世界各地纷纷举行

为纪念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1890年5月19日-2025年5月19日),世界多地举行了多项富有意义的纪念活动。在此期间,国际学者和媒体人也对胡志明主席对越南革命乃至世界的贡献作出评价。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胡伯伯依然陪我们行军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胡伯伯依然陪我们行军

值此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之际,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发表了署名文章《胡伯伯依然陪我们行军》。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全文。
素有“地灵人杰”之称的胡主席故乡

素有“地灵人杰”之称的胡主席故乡

乂安省南坛县素有“地灵人杰”之称,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尤其是越南民族敬爱的领袖胡志明主席的故乡。 ​
中国学者:胡志明主席民族团结精神永存

中国学者:胡志明主席民族团结精神永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潘金娥教授指出,胡志明主席是越南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领导者,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越南及全球反殖民运动。此次纪念活动于胡志明主席135周年诞辰举行,强调继承其民族团结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越南民族崛起与中越友好合作。
走进乂安南坛:追寻胡主席足迹,邂逅千年古韵

走进乂安南坛:追寻胡主席足迹,邂逅千年古韵

据《越南画报》,距乂安省荣市约15公里的金莲国家级特别遗迹区分为三大区:胡主席老家莲村、外家黄筹村和南江乡洞筝山上的胡主席母亲黄氏鸾陵墓。
《胡志明传记》希腊语版出版发行

《胡志明传记》希腊语版出版发行

《胡志明传记》是希腊文关于胡志明主席最完整的书籍,介绍了胡志明主席从童年时期到出国寻找救国之路时期的生平和事业。该书帮助希腊读者更多地了解胡志明主席的事业生涯和伟大思想,同时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越希传统友好关系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