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越中两党理论研讨会在胡志明市举行

21:00 | 12/01/2024

越中两国代表团团长肯定了新形势下加强两党理论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认为这是双方交流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及贯彻落实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的良好机会。
深化中文教育 谱写越中关系新篇章 将春节的气息传递给旅居中国香港和澳门的越南人社群 广泛宣传并有效落实越中合作协议

为贯彻落实越南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关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合作协议精神,1月12日,第十八次越中两党理论研讨会在胡志明市举行,主题为“现代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

越共代表团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阮春胜为团长;中共代表团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李书磊为团长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全景。
研讨会全景。

阮春胜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经过近40年实施革新政策,越南党和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不断得以完善,符合国家实际情况、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迫切需求。越南党和国家制定了跨领域且极其重要的一贯目标、观点和措施,以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国际社会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李书磊表示,中国正努力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提出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总体目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采取了系列措施来实现该目标,如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积极解决碳中和问题等。

两国代表团团长肯定了新形势下加强两党理论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认为这是双方交流分享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及贯彻落实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的良好机会。此次研讨会还有助于丰富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双方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进行深入交流,结合各自实情和经验,分享环保方面的成功做法及不足之处。

*同日,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理论委员会主席、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院长阮春胜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志明市委书记阮文年分别会见了李书磊一行。

阮春胜在会见中强调了第十八次越中两党理论研讨会的重要意义,祝贺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回顾了2023年7月访华的印象,并提出了双方今后合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阮文年表示,越南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多方面合作,其中包括地方间合作,希望进一步加强胡志明市与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新闻

新闻

北部湾联合巡逻强化越中战略互信与协调能力

北部湾联合巡逻强化越中战略互信与协调能力

越南海军第二区171旅09和17编队于11月25日安全返港,完成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北部湾实施的第39次联合巡逻。此次行动在复杂海况下顺利开展,进一步增强两国海军互信,推动双方海上合作与地区稳定。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

为落实越南和中国两国高层关于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共识,同时贯彻实施《2025年促进越南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分销网络方案》,越南工贸部(国外市场发展司)于2025年11月18日至22日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举办“越南-中国特色出口产品推广周”,并邀请部分企业代表参加。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推动越中数字化转型合作与人工智能(AI)应用发展

11月16日至22日,由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副院长杨中意率领的越南代表团赴中国广西访问、工作并参加人工智能深度研修项目。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越南各省市与中国广西教育工作交流会议

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精神基础上,双方一致同意签署《2025年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宣光省、海防市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工作交流会议备忘录》。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来自中国深基础技术的经验与越南基础设施突围的机遇

在近日于河内举行的“2025年越中深井、大直径桩及深基础技术国际会议”上,多家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在实践中已被验证有效的技术成果。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交流,更为越中在地下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而这正是越南在未来十年中具有巨大需求的方向。
越中红河流域合作迎新机遇地方往来愈加紧密

越中红河流域合作迎新机遇地方往来愈加紧密

2025年老街红河文化节在甘唐坊盛大开幕,汇集文化、旅游、经贸与体育等多领域活动,充分展示红河流域的历史底蕴与民族魅力。活动成为推动越南与云南深化合作、促进地方交流的重要平台。
第25届越中(老街)国际商贸博览会:推动边境经贸对接

第25届越中(老街)国际商贸博览会:推动边境经贸对接

第25届越中国际商贸博览会在老街省开幕,恰逢两国庆祝建交75周年之际。展会设近700个展位及多个专题展示区,为两国企业拓展对接渠道、寻求在贸易、投资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创造条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