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鱼露制作村:保留家乡风味 发展地方经济
民间外交为脱贫攻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推动日本新潟县与越南地方经济合作 |
鱼露产业致富壁画村
从三圻市到三清市,穿过布满白色和粉红色的九重葛和壁画的道路,我们到达了著名的壁画村。 位于三清乡和中村的三清壁画村离广南省三圻市约 7 公里。该村一面毗邻大海,另一面与长江接壤。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而且这里的传统鱼露制作村也是游客体验为广南、岘港和北部等地区加工和生产鱼露过程的地方。
牌鱼露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生产。 |
黎氏玉谭女士来自三清乡著名的三邑鱼露村,她的玉兰牌鱼露厂(三清乡和中村)使用在三清公社水域捕获的新鲜凤尾鱼,并采用煮沸搅拌的传统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纯净和具有独特风味的玉兰牌鱼露。 黎女士还道:三清海的鱼以其味道鲜美而闻名,这里的凤尾鱼富含营养、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可以生产出美味、优质和健康的鱼露。玉兰牌鱼露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生产。 主要原料是三清海凤尾鱼和白盐。 将鱼和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酿造10-12个月。 发酵后,成品就是色泽金黄、丝滑,具有特色温和香气的鱼露。
在传统鱼露面临激烈竞争、许多家庭放弃手艺、手艺村逐渐消失的背景下,黎氏玉谭女士正注重在广南省和岘港市打造品牌,旨在使玉兰牌鱼露成为该省的典型产品。玉兰牌鱼露厂不仅挽救了家族的传统手艺,发展了家族经济,还为6名工人创造了固定就业岗位。 现在,黎女士也希望“让祖父和母亲的手艺走得更远,把来自大海的美好礼物带到每个越南家庭的厨房”。
五十岁的阮氏回家有一个约30平方米的酿造区,里面有20个大罐子,每个罐子容量约100升。 |
同样在三清壁画村,当地人和游客还知道阮氏回女士的传统鱼露厂。 五十岁的阮氏回家有一个约30平方米的酿造区,里面有20个大罐子,每个罐子容量约100升。 从小,她就帮父母去海边选鱼、买鱼,拎回家做鱼露,所以更容易买到达到要求的鱼。 很长时间她都是零售鱼露,直到2010年左右,阮氏回女士成立了传统鱼露厂。 她的主要顾客是当地人、游客和一些来自外省的订单。 她的厂平均每月生产 500 至 700 升鱼露,春节期间产量可达数吨。 生产传统鱼露为她的家庭带来每年约1亿越南盾的稳定收入。
保留传统味道
在三清海长大的孩子们早已习惯了母亲肩上挑着一对鱼露罐从村头走到村尾,换取土豆和大米养活一家人的形象。 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盐腌鱼,家里也有存放平日下饭的几罐鱼露。 我和姐姐也是从奶奶的鱼露罐里长大的。 当我还在上学,离家工作的时候,奶奶经常给我们姐妹几瓶鱼露。 奶奶说:“我没有钱给你们,只有几瓶自制的鱼露,你们带去,这样就不会想家了。” 所以我们带着奶奶的爱和这瓶当地鱼露到处走。”玉兰牌鱼露厂的负责人分享道。
当被问及生产秘诀时,阮氏回女士想了想说:“我没有什么秘诀。 只要用新鲜的鱼,干净的盐,发酵一年就可以了。” 但阮氏回女士还分享,现在只是在厂销售,以当地人购买为主。 “用广南海鱼制作鱼露是最好的。 如果有人教我如何在线销售,让很多人知道我们的鱼露那就太好了。”
英国人伊恩·乔治·罗伯逊我喜欢成品鱼露。 |
英国人伊恩·乔治·罗伯逊 (Ian George Robertson) 说:我在越南4 年了,在会安一年,在三清三年。 2019年,我有机会去越南工作,所以我就搬到了这里。 我喜欢成品鱼露。 有时我们在家庭聚餐中会使用鱼露。 我们家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塑料鱼露瓶。 市场上卖猪肉的人给我们尝尝,我们至今仍在用。 我知道三清村生产鱼露,因为我在来这里的路上从一个手工制作的家庭那里买了鱼露。 传统鱼露的味道与商业鱼露不同。 我从未尝试过其他地方的鱼露。 我是在越南的时候才知道鱼露的。 我认为这是越南的特色。
玉兰牌鱼露厂老板的奶奶张氏銮今年91岁了,她分享道:“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是做鱼露的。 我家的鱼露当时在三清地区也很有名的。 鱼露被带到山里换食物,到平原换大米。 那时我们做的鱼露很简单,只需用新鲜的鱼和盐放一起发酵即可。 现在,除了家传秘诀,孩子们还向老师学习,学到更多的经验。 现在的鱼露更加纯洁、干净。 我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够克服生活和经济的严峻考验,保住手工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