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省实施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吸引国内游客,恢复国际旅游市场

09:00 | 11/01/2023

平顺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重点为成功举办2023年国家旅游年做好筹备工作;实施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吸引国内游客,恢复国际旅游市场;实施所获批的《到2040年美奈国家旅游区建设总体规划和2050年愿景》的各项内容。
平顺省线上旅游展开幕 批准2023年国家旅游年-平顺-绿色融合举办提案 澳大利亚国际考察团赴平顺省调研

题为“平顺-绿色汇聚”的2023年国家旅游年包括200多个事件和活动,其中包括13个国际级活动。2023年国家旅游年的第一个亮点是2022年12月31日晚在藩切市举行的2023年国家旅游年公布仪式和2023年新年跨年活动。

平顺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明强调,国家旅游年系国家和国际级文化、经济、社会和旅游活动,系在新常态下为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提高越南旅游业,特别是平顺省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做出贡献的机会。这也是大力促进全国各地之间的旅游对接的机会,以促进该地区以及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附图。
附图。

越南平顺省制定了到2023年吸引游客达650万人次的目标。其中外国游客达20万人次, 旅游营业总收入力争达15.9万亿越南盾;确保成功举办题为“平顺省—绿色汇聚”的2023年国家旅游年。这是平顺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于1月9日下午举行的2023年重点任务部署会议所确定的19个目标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标,平顺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明要求平顺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制定具体解决方案,克服缺点和局限,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事业发展;提高文体活动的质量;加大社会化工作力度,办好与旅游宣传推介相结合的文体活动;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平顺省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

平顺省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阮明指出, 题为“平顺省—绿色汇聚”的2023年国家旅游年是向国内外游客介绍和推广平顺省乃至越南文物与非文物文化价值和美丽自然风景的绝佳机会,为新时期旅游业强劲复苏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平顺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重点为成功举办2023年国家旅游年做好筹备工作;实施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吸引国内游客,恢复国际旅游市场;实施所获批的《到2040年美奈国家旅游区建设总体规划和2050年愿景》的各项内容。

平顺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厅长裴世仁表示,2022年,平顺省旅游活动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从而带动了当地其他经济行业发展。2022年平顺省接待游客达570万人次,同比增长3.2倍;旅游营业总收入约达13.68万亿越南盾,增长3.29倍。 2022年全省获批旅游投资项目2个,截至目前,平顺全省有效旅游项目共有383个。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越南持续吸引中国游客

今年上半年,越南共接待约1070万人次国际游客,同比增长近21%,其中中国游客达270万人次,继续稳居越南第一大入境市场。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越南游客暑期赴中国香港旅游享多重优惠

据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驻越南代表介绍,香港正成为今夏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希望在夏日享受休闲、娱乐与购物的游客,涵盖众多景点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多项优惠也为游客提供极大便利。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开通飞往古都西安新航线:连接越中两国的双遗产之地

越捷航空于7月7日正式开通河内至中国西安的直飞航线,为两座历史名城之间的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空中通道。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联手保护海洋生态 推动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面对海洋旅游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越南正加紧推进多项生态修复和环保举措,力求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河北在越展示文化旅游魅力深化中越交流

中国河北省文化旅游推介与交流活动7月3日在河内举行,彰显两国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河北的文化旅游资源,也为越中未来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开通河内直飞成都新航线助力两国旅游与合作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门户,拥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以及国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而越南方面,河内与下龙、宁平、顺化、会安以及胡志明市等地,持续是中国游客首选的热门旅游城市。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扩大签证便利化政策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越南政府于3月7日颁布第44/NQ-CP号决议,对12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推动国际游客入境便利化。该举措旨在通过签证政策改革促进旅游业持续增长,并提升国家整体吸引力与服务质量。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民族文化赋能旅游业:老街省打造遗产与发展的协同样本

老街省拥有25个民族的文化宝库,通过政策支持与人才培育,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该省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转化为经济动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可持续发展双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