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高度评价阮富仲总书记访华意义

06:35 | 01/11/2022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表示,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是中共二十大结束后首次访华的外国领导人,这充分体现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中国专家强调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意义 中国专家:越中经贸合作既具互补性,又具可持续性 中国专家回国后确诊,越南追查相关人员

许利平专家表示,中越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同为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在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相互支持。越南“2045愿景”与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度相似,彰显了双方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接受人民报常驻中国记者的采访。图自人民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接受人民报常驻中国记者的采访。图自人民报

在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越领导人加强战略沟通,其在捍卫共产党执政作用和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利平表示,越南是东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越南也是中国第一个在东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

阮富仲总书记此访不仅将深化中越两党两国的战略互信,丰富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而且有助于增进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为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许利平在评价这段时间来两党两国的关系时,认为,在新冠肺炎病情爆发的背景下,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不断发展。双方弘扬了团结相助传统,携手抗击新冠疫情,在疫苗、抗疫物质、诊疗技术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合作。

目前,中越两党已经建立起理论研讨、干部培训、地方党委合作等合作交流机制,有利于深化两党两国的治国理政交流、提升两党的执政能力,加强舆论引导等。

关于经济方面,自2016年以来,越南与中国贸易居东盟对华贸易的首位。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越南则是中国在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此外,中国也是越南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之一。

许利平认为,未来双方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光伏、清洁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特别是在RECP生效的背景下,中越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以及跨境经济合作等领域,具有较强发展潜力。

中国专家期待两国加强“一带一路”与“两廊一圈”的对接,在促进互联互通领域合作、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相关新闻

新闻

文旅为媒 系牢中越民意纽带

文旅为媒 系牢中越民意纽带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自古以来两国人民便通过陆路、海路频繁往来,商贸互市、民间交流延绵不绝。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4月17日下午,阮志勇副总理在政府总部与中国广东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中心(CCSEZR)主任刘一涛教授及部分中国企业代表和专家进行了会谈。
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4月17日,第九次越中边防友好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在本次活动框架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越南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率领两国代表团开展了一系列交流会谈活动,共同携手培育越中传统友谊。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推进中越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合作交流

2025年4月18日,越中友好协会主席阮黄英在河内会见了由大连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胡凡率领的代表团。双方围绕科技、创新、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并就促进中越企业对接与合作达成积极共识。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越中两国通过科技应用推动青年工作创新

在2025年第24届越中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框架内,越南共青团中央于2025年4月16日在胡志明市举办了越中青年工作研讨会,主题为“在新形势下创新共青团及青少年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共促越中边境和平与发展

共促越中边境和平与发展

4月17日上午,第九届越中边防友好交流活动期间,越南与中国国防部高级代表团在越南谅山省谅山市芒清酒店会议中心举行会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与中共中央委员、中国国防部长董军上将共同主持会谈。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人文成为越中青年合作的桥梁

4月16日上午,中国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一行与越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裴光辉一行莅临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越中深化国防合作

越中深化国防合作

4月16日至17日,第九次越中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分别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谅山省举行,标志着两国国防合作迈上新台阶。此次活动紧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的国事访问之后举行,充分体现两党两国高层共识的贯彻落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