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全球经济和越南经济正在逐步复苏 市场需求有很多亮点

11:05 | 16/02/2022

2022年仍将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但国会和政府通过的一系列政策为正处于准备恢复并制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以恢复增长计划阶段的企业创造了动力。
APEC雕塑公园扩建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将成为岘港市韩江岸边的建筑亮点 越南海警在外交与国际合作上的亮点 越南2021年上半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呈现诸多亮点
南泰山进出口股份公司总经理陈越英。
南泰山进出口股份公司总经理陈越英。

2022年,全球经济和越南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市场需求有很多亮点,制造业企业有望迎来增长机遇。南泰山进出口股份公司总经理陈越英表示,今年将是企业制定复苏和提速计划的关键一年。企业的目标是进一步增长,因为原先年均增长率为10%,受疫情影响,下降至7-8%。因此,企业必须制定增长战略和计划,决不能让企业倒退,因为这会影响银行、供应伙伴和外部投资伙伴的评价。

他说:“2022年将夺回2021年失去的东西,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付出 100%甚至200%以上的努力,而且要坚定不疑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设定 50% 的增长目标对企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努力。如果做不到,企业就无法经营,银行会收回信贷、供应商会收回货物, 那时候企业的规模就会缩小, 员工就会失去信心并辞职。”

对政府和地方有效防控疫情,福康投资和建设股份公司总经理刘氏青姆表示高兴并认为, 企业已经完成了重建, 专注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高端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数字化转型。

她说:“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是适应新冠疫情条件的数字化转型。以社区健康为发展核心,仍然确保生产经营发展,为创造社会效益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不断推出新产品,确保人们的需求。其次, 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让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既要保护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和社会。”

2022年,多家企业期待越南旅游业将比2019年增长50%。NBT控股公司董事长阮文边 表示,决定成立新的子公司——宝信旅游, 旨在利用旅游业复苏的机会。在这个时候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抓住机会,把国际游客和外国投资者带到越南旅游和考察市场。

他说: “目前,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是控制疫情,让疫情不再向社区蔓延。疫情期间,人们绝对不会旅游出行。其次,我希望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在疫情防控方面有正确的政策方向,有计划地支持旅游业的再发展。从而为经济部门未来的复苏与发展进程做出贡献。”

经济学家预测,如果企业具有灵活性和良好反应力, 2022 年可能会为企业带来很多机会。因此,需要把握机会,预测市场的供需走势 , 这将是帮助企业在今年和未来几年恢复和发展的前提。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特色品牌'——唤起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越南特色品牌'——唤起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2025年亚太经济论坛以“促进经贸合作·提升越南品牌”为主题,旨在扩大区域合作机会,在充满活力的亚洲经济格局中传播越南价值。
中国专家:越南是国际企业的战略性投资目的地

中国专家:越南是国际企业的战略性投资目的地

在全球经济多变的背景下,越南持续巩固其作为亚洲最具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地位。国际企业和专家普遍高度评价越南政治环境稳定、政策开放以及政府的强力改革决心。
9个月后,超1540万国际游客选择探索越南

9个月后,超1540万国际游客选择探索越南

过去9个月,越南接待了超过1540万国际游客(比2024年同期增长21.5%),旅游和旅行社收入估计达69.6万亿越盾(比去年同期增长20.5%)。
嘉莱省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

嘉莱省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

2025年,越南嘉莱省农业与环境厅植物栽培与保护分局公布,全省已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面积超10200公顷,旨在促进当地农产品对中国及其他国际市场的出口。
推动议定书签署,缩短柚子和牛油果对华出口时间

推动议定书签署,缩短柚子和牛油果对华出口时间

在2025年第十届越南国家农民论坛上,工贸部部长阮鸿延建议工贸部相关部门立即致函中国商务部部长。本月(10月)内必须完成,以在最短时间内推动越南柚子和牛油果议定书的签署。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越南继续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广西南宁市举行。
200个越南展位参加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

200个越南展位参加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

20家越南企业的200个展位亮相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在中国广西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150多家龙头企业参与2025年东盟经济论坛

150多家龙头企业参与2025年东盟经济论坛

8月16日,2025年东盟经济论坛在越南正式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30周年之际在新加坡隆重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越南和东盟成员国的150多家龙头企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