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总理:K医院应以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作为奋斗目标
阮春福与医务人员
K医院前身是印度支那居里(Curie)医院,于1923年10月19日在河内成立,由法国人皮埃尔·穆林(Pièrre Moullin)负责,目的在于为印度支那和法国癌症患者服务。
自1926年7月6日起,印度支那居里医院改名为印度支那镭(Radium)研究院,是当时印度支那地区唯一一家癌症研究中心。1959年,镭研究院合并入付尹医院(现为越德医院)并成为1959-1969年阶段该医院的癌症科室。1969年,越南卫生部决定成立K医院,为越南癌症诊疗行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自成立以来,K医院的医疗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发生显著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K医院成立时的医疗队伍只有68名,至今已超过1500名以及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家队伍。
K医院已主持并配合成功开展高价值科研课题研究,为完善世界上癌症治疗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K医院同时还主动有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业务知识和先进技术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法国、韩国等国各所著名院校都邀请过K医院的许多教授、博士进行授课和科研研究。
K医院病床数量从当初的120张提升到今天的2400张, K医院共有三家分院,配备了现代设备,与世界各先进国家接轨。K医院部分癌症治愈率相当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如乳腺癌的治愈率达到75%以上,相当于新加坡的水平。
阮春福对K医院成功应用多项科研成就、先进技术,进而提升医疗质量,为肿瘤患者延长生命感到高兴。
阮春福对该医院有效开展技术转让工作,助力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进而有助于减轻中央医院的超负荷予以高度评价。
阮春福要求K医院今后要继续发挥先锋作用,早日成为区域领先的肿瘤中心,不仅是患者,也是国际同行和友人的可信赖目的地。特别是要以患者为中心,以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为衡量标准,采取配套措施进一步提高医疗质效。充分发挥机器人手术中心、集中式药物制剂中心的作用等。
阮春福要求K医院继续在保障医保持卡人、政策优抚对象、特别是贫困患者的权利等方面下功夫。与此同时,本着“不让任何人掉队”精神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筹集资源帮助贫困、偏远地区的患者以及少数民族同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