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越柬存在看法差异的边境线(第十二期)

21:44 | 17/08/2020

越南和柬埔寨之间的陆地边界仍然存在尚未确定边界线方向的七个地区。

具体是:

1. 嘉莱省,30号至40号界碑;

2. 得乐省,40号至44号界碑;

3. 得农省,56号至60号界碑(布朗-Bu Prang);

4. 西宁省,139号至147号界碑;

5. 安江省,241号至245号界碑;

6. 平移地区,253号界碑;

7. 坚江省,296号至302号界碑。

其中6/7边界地区尚未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专家将法国邦恩(Bonne)地图转换为美国UTM地图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仍然有所不同。至于布朗区,这是由于双方对法律依据和管理惯例的不同理解。

阮晋勇总理和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共同揭幕了两国边界30号界碑。(图:日北 摄)

地理特征

布朗面积约52平方公里,由得农省睢德县广直公社得续(Đắk Huýt )河上游的得登(Đắk Dang )、得续(Đắk Huýt )两个支流组成。得续河的长度约75 公理,得登、得续每支流的长度约为15公理,跟柬埔寨蒙顿基里省圣莫诺隆区得儋公社。

封建时期布朗地区的管理

法国殖民来到印度支那之前,布朗乃至西原地区都是由阮朝管理,但只建立了少数民族的“村”,没有组成一个省,并没有明确规定的边界。

这一地区存在着布朗1和布朗2两个村庄,目前还留着以前居民的坟墓和生活遗址。两村然后由殖民政府管理。

法国入侵印度支那,得乐省的形成

1899年11月2日,印度支那总督签署了一项法令,在老挝成立得乐军需处(Commissariat Darlac )。

1904年11月22日,印度支那总督签署了一项法令,将得乐军需处分开于老挝,并合并到越南中部崑嵩省。

1905年7月4日,印度支那总督签署了一项法令,在越南中部成立得乐自治省。

1932年3月30日,印度支那总督签署了一项法令,在得乐省成立名为得儋的行政代理。

根据1953年发布的192W Bonne地图,当时布朗地区不属于得乐省。在殖民时期,得乐省的分裂与合并跟高棉(柬埔寨)的领土无关。

1910年,法国成立了法柬委员会,进行实地调查,以划定南部土龙木(Thủ Dầu Một )省与高棉Congpong Cham和Kratié省之间的边界。根据该委员会签署于1911年9月19日的第三次会议记录,双方同意规划南部土龙木(Thủ Dầu Một )省与高棉Congpong Cham和Kratié省之间的边界,附加地图上的布朗地区的边界线沿着得登溪流(目前尚未找到)。

据此,印度支那总督于1914年7月31日发布了法令,指出南部土龙木省与高棉Congpong Cham和Kratié省之间的边界符合1911年9月19日的会议纪录,布朗地区的边界线沿着得登溪流(北边的溪流)。因此,在殖民时期,布朗地区被规划为属于南部土龙木的行政范围。

1945年8月革命之前的布朗地区属于土龙木省布多 (Bu Đốp )县克朗伊孔(Krông Yôn )县。1945年之前,法国在克朗伊孔设立了边防所,其常被称为“勒罗兰德” (Le Rolland)。法国以前还建造Bu Krak机场,现在仍然有痕迹。

法国殖民政府在这地区实行了非常严格的法治。

1945-1975年南越时期对布朗地区的管理工作

实际上,此时,南越政府和西哈努克(Sihanouk)政府都将得登溪认为两国之间的边界,并以此溪为聚会和交流的地方,但从未任意越过该溪流。

美国和南越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了一个大型基地公司,以阻止南越解放军通过柬埔寨的补给线并便于控制整个地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通常被称为5星站的布朗营(Bu Prang Camp)。

由于该地区的重要战略作用,1969年底,南越解放军决定对布朗基地发动猛烈进攻。1969年3月11日,南越解放军进行包围攻击布朗基地并对敌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1970年1月,美国和南越政府重建布朗营并加强驻军。美国特种部队A-236小组被分配到这里任职。

(玉英 编译)

新闻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中国专家对越南自由贸易区发展提出建议

4月17日下午,阮志勇副总理在政府总部与中国广东深圳大学经济特区研究中心(CCSEZR)主任刘一涛教授及部分中国企业代表和专家进行了会谈。
越中携手推动科技与人文交流新突破

越中携手推动科技与人文交流新突破

作为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越南衷心祝贺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而全面的发展成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必将圆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越中加强两党合作服务长远战略目标

越中加强两党合作服务长远战略目标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期间,14日晚,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陈锦秀在河内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举行会谈。
越中立法机关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支柱

越中立法机关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支柱

两国正处在各自发展战略的重要阶段,应进一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地区和世界发展注入稳定和积极力量。
习近平访问越南推动多项合作协议签署

习近平访问越南推动多项合作协议签署

范明政希望两国进一步提升各领域务实合作的质量与效率,优先推动铁路合作,特别是在融资、技术转让与人力培训方面;尽早签署官方发展援助(ODA)贷款协议,确保2025年启动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同登-河内、芒街-下龙-海防等线路合作;推动贸易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扩大越南农产品及其他商品对华出口。
双方共识注入越中关系发展新动力

双方共识注入越中关系发展新动力

习近平指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继往开来、携手前行,赓续“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按照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务实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六个更”总体目标,高质量推动全面战略合作,确保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越中议会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入新阶段

越中议会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入新阶段

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出席第150届世界议会联盟大会(IPU-150)期间,越南国会主席陈青敏会见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洛桑江村,重申推动越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立法机构合作、深化民间交流、推动经贸对接,并妥善管控海上问题。
越南政府加强措施应对美国新税收政策挑战

越南政府加强措施应对美国新税收政策挑战

越南希望美国采取符合于两国良好关系、两国人民的愿望以及越南近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同时考虑到越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并且仍在克服长期且严重的战争遗留后果的关税政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