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南省会安市:清河陶瓷村

13:37 | 20/08/2017

距会安古城以西3公里的清河坊清河陶瓷村坐落在秋盆河岸边,它以淳朴之美点缀着广南省会安市独特的美。清河陶瓷业始于15世纪。踏访会安,国内外游客或热爱陶瓷的人都不忘来这里游览。

清河陶瓷村工匠(图;因特网)

走进清河陶瓷村,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铺满煅烧过的砖的村路以及村里陶瓷工匠亲手建造的瓦顶住宅。一个挨着一个的陶瓷专卖店,陈列着清河村丰富的陶瓷产品,如:手工艺品和家用品。清河村整天顾客盈门。

如果说北江省土河陶瓷所用的原料是绿黏土,河内市钵场陶瓷是白黏土,北宁省扶朗陶瓷是黄黏土,那么清河陶瓷的主要原料就是采自秋盆河的高黏度褐色黏土。

取土后,陶瓷工匠要把土搅拌、踩、沤,直至细腻如饼粉。每一块黏土放上转盘后,要经过多次搅拌、踩才能进行捏制。

凭借黏土加工技术和修削操作的特殊技巧,清河陶瓷有很强的耐用性,尽管只是原瓷但却如搪瓷一般光滑。值得注意的是,清河陶瓷比其它地方的轻,因此更受青睐。

凭借黏土加工技术和修削操作的特殊技巧,清河陶瓷有很强的耐用性(图:因特网)

清河村黎德俊陶瓷生产厂的女工匠阮氏碧线表示,无论生产大或小的产品,最重要的工序都是黏土加工。

阮氏碧线说:“一车黏土卸下来后要有一个人负责津土,喷水,沤一天。第二天,用专用工具切成小块,反复用力打,直至黏土变得细腻即可。这个工序要花2、3天时间。这种土要泡水,要选水选土,放进大桶里泡,用打土器打稀,用网过滤砾石。框子又薄又细,一粒砾石就可能弄坏产品,因此要很仔细地过滤”。

今日的清河村仍使用传统方式生产陶瓷,如用脚转动转盘,以修削产品。清河村老陶瓷工匠阮文御说 ,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懂得村业,但要熟练就得学很久。

阮文御表示:“小时候,看爷爷奶奶做也能看熟了。长大了以后,要做,就得经过技术培训,有人领着才行。以前是脚踩,现在也是脚踩。捏土不能用机器,因为机器只有一个速度,想捏慢一点就不行。一人转盘,另一人捏土,两人互相配合”。

陶瓷工匠做好造型后,等它微干,手摸不粘了才拿去晒干、煅烧。产品在窑炉里要妥帖摆好,既不能相互干扰,又要尽量利用空间。不同的产品煅烧时间不同,1至3天不等。

数百万产品随着游客的脚步走向了全国各地和世界(图:因特网)

阮文御告诉记者:“每个窑炉在15个小时内可放500个产品。火要稳定。产品质量要好就要调整合理的火。1000摄氏度就是准1000摄氏度,800度产品就不达标了。只要看最上面的火,高到最上层了就是达到1000度了。要煅烧15个小时火才高到最上层”。

在陶瓷工匠灵巧的双手下,石灰瓶、水壶、缸,或牛、鸡、猪等煅烧产品显得更生动。陶瓷工匠不仅捏土、修削,还将自己对该行的热爱吹入了产品中。他们正是将灵魂吹入土里,以通过每个产品创造生活价值。

清河村年轻陶瓷工匠黎氏贤珍表示:“我们在土上创造构想丰富和夺目的产品,因此为本村村业而感到骄傲。我做很多东西,除了面塑外,我还捏动画片中的人物。我妈修削,而我则装饰产品。我要发挥观察能力,加以思考,如何让瓶子、鸡等产品更加美观,花纹精致,引人注目”。

多个世纪以来,清河陶瓷村仍在秋盆河岸边过着平安生活,清河陶瓷工匠仍天天默默地按传统方式创造出陶瓷产品。也是从这个地方出发,数百万产品随着游客的脚步走向了全国各地和世界。

(来源: VOV)

新闻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越南文化空间在中国广东国际书展留下深刻印象

在中国广东广州举行的国际书展“南国书香节2025——阅·世界”上,越南馆前长长的参观队伍,生动展现了越南文化对当地民众和国际友人的吸引力。
越南展示人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成果及民族文化遗产

越南展示人权与宗教信仰自由成果及民族文化遗产

越南政府人权指导委员会常设机构办公室与岘港市人民委员会8月15日在会安坊联合举办了“民族——信仰与遗产”图片展,展现越南在人权保障和宗教信仰自由领域的成果及民族文化多样性。
《越南——记忆之旅》摄影集致敬国庆八十周年

《越南——记忆之旅》摄影集致敬国庆八十周年

越法双语摄影集《越南——记忆之旅》在巴黎正式发布,以艺术影像再现越南历史与日常之美。该作品不仅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是对越南80周年光辉历程的深情致敬。
越南推出国庆80周年成就展专题旅游线路

越南推出国庆80周年成就展专题旅游线路

为庆祝越南国庆80周年,河内将于8月28日至9月5日举办“独立—自由—幸福80年征程”国家成就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将集中展示越南在多个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并配套丰富的文化活动与交通保障措施。
越南饮食文化展台在中国香港书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越南饮食文化展台在中国香港书展吸引众多参观者

越南驻香港澳门总领事馆在香港书展上设立的展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了解越南的旅游目的地及饮食文化。
为传播越南传统价值与文化特色贡献力量

为传播越南传统价值与文化特色贡献力量

近日,在加拿大最热闹的城市之一多伦多,一场多元文化活动得以举行。其中,当地越南社群选择了茶艺表演并带来了月琴茶桌——一个象征着越南艺术与传统交融的符号,为这座多元民族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文化色彩。
越南作家在中国推介文化书籍

越南作家在中国推介文化书籍

《白云生处有人家》的作者杜光俊煌,作为主要嘉宾出席了在中国崇左市举办的“同赏翰墨雅韵 共奏文明乐章”2025年崇左市跨国阅读和书法大会。
讲述河内美食记忆的越南图书在中国受肯定

讲述河内美食记忆的越南图书在中国受肯定

以河内饮食为题材、融合记忆与研究的《河内人:旧时饮食杂记》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成为越中文化交流中的一道温暖纽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