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来自大自然 强调尽快确定宿主

13:28 | 03/05/2020

当地时间5月1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针对关于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质疑,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已有许多科学家研究了新冠肺炎病毒基因序列,确信新冠肺炎病毒来自自然界。

附图

重要的是确定其宿主,以更多了解病毒如何在人与动物间连接,以及是如何打破人与动物间的传播障碍,目的是为了采取必要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确保此类情况不再发生。

据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开展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调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称,美国官员和情报机构日益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汉一实验室的可能,并称研制目的并非是生化武器,而是为了彰显中国在应对病毒的能力已不逊色于美国。

然而,众多科学研究者相继指出了这一判断的不实和漏洞,并通过最新研究进一步强调了该病毒起源于自然。

科学对比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是自然形成的

据《科学日报》近期报道,一项对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病毒的公共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是实验室制造、或以其他人为方式设计的。

该研究由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学及微观生物学助理教授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及其团队完成,最终结果刊登于美国《自然科学》杂志。

安德森教授表示:“在对比了可用的冠状病毒菌株的公共基因序列数据后,我们很肯定地确认,新型冠状病毒是来自自然界的。”

文章称,这一观点的支撑主要来自于以下两点:

1. 如要通过实验室制造病毒,就必须依靠已知病毒的主干来进行开发。但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具有和任何人类已知病毒不同的主干结构。

2. 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尖刺”部分的蛋白与人类细胞有着极强的结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只可能来源于自然演化。

“真抱歉,阴谋论人士,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并非来自实验室制造”

摒弃阴谋论:COVID-19并非实验室设计的结果

据ABC报道,杜兰大学医学院博士罗伯特·盖瑞在其博客中,同样确认新冠病毒并非来自实验室的观点:“冠状病毒通常都是通过‘尖刺’部分与人类细胞发生连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每种冠状病毒都会在这一点上呈现不同。新冠病毒在其尖刺蛋白中,呈现出了独特的演化。

此外,新冠病毒的主干与任何其他病毒都不完全一致,证明了病毒并非实验室制造”。

盖瑞博士对ABC表示:目前无法确认病毒表面蛋白质究竟何时发生的变异,以及相关变异是否是这次疫情的起点。

说不定病毒很早便已存在,只是致病能力较弱因此没有被发现。

但不论是哪种可能,这都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

美媒相继报道:反对特朗普的“病毒来源实验室”之说

据《Democracy Now》报道,生态健康联盟主席、疾病生态学家彼得·达什亚克表示特朗普对病毒来源于实验室的指控可谓是“无稽之谈。”

此外,《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表示,尽管研究尚无定论,但多数评估都指向COVID-19的自然起源,而不是人工合成。

科学家提出病毒起源的假设

安德森及其团队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起源做出了两种假设:第一种情况下,该病毒在非人类宿主身上自然演化出了致病性,并从动物转移到了人类;另一种情况是:不具有致病性的病毒从动物转移到了人类,并演化出了致病性。

目前尚无结论证明任何一种假设。但是,如果最终情况是第一种假设,那么未来仍有病毒暴发的可能——因为它的致病能力依然在自然界中传播。

如果是第二种假设,风险会稍微降低一些。

《商业内幕》称:新冠病毒起源武汉是立不住脚的

据《商业内幕》报道,武汉BSL-4实验室研究员、病毒学家石正立在COVID-19暴发后就与她的团队一同对该病毒展开测序。

在基于过去几年的实验室纪录进行迅速的事故排查后,她十分肯定地向《科学美国人》杂志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与她团队所收集的来自蝙蝠的冠状病毒基因组并不匹配。

这也进一步驳斥了该病毒源自于武汉实验室的不实言论。

福奇博士向阴谋论者泼冷水:病毒并非起源于实验室

美国国家卫生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也公开否认了“新冠病毒由中国实验室制造”的阴谋论。

在一场白宫记者会上,福奇表示“该病毒的基因证明它是从动物传染给人的,而非来自实验室的人工改造。”

剑桥大学新冠病毒变种报告主要作者:没证据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武汉

4月8日,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文章“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论文由来自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共同撰写,第一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博士。

日前,CGTN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了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博士,就研究内容进行了解答。

福斯特介绍,此次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原始病毒类型”。

因为有太多的快速突变,传统手段很难清晰地追踪COVID-19家族树,研究人员专门使用了一种“数学网络算法”技术。

此前,该技术主要用于分析DNA以绘制史前人类种群活动图。这是其第一次被用来追踪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

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毒来自大自然

研究人员分析了自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间从世界各地采集的160个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组的数据,发现了三个主要SARS-Cov-2变体,并根据氨基酸变化不同将其命名为A、B和C型。

其中A型病毒与蝙蝠及穿山甲体内发现的冠状病毒最为接近,为原始病毒类型,B型衍生自A型,C型衍生自B型。

此外,三类变体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不同,差异极大。A和C型多发现于欧洲人和美国人中,B型是东亚最常见的类型。

福斯特说,在武汉疫情明显时首先被发现的一个基因组是B型病毒。研究人员当时误以为B型是原始病毒,但事实并非如此,A型才是原始病毒,当时在武汉只是少数,不过B型之后成了武汉疫情暴发期间的主要病毒类,并且进一步突变为C型。

研究发现,感染A型的样本将近一半来自东亚以外地区,主要位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且三分之二美国样本感染的是A型。

此外,A型虽然最早出现在武汉,但武汉只有极少的感染病例。

有些曾在武汉生活过的美国人被发现携带A型病毒基因组。而B型主要分布于中国及东亚地区,亚洲以外的B型基因组都发生了突变。

C型是在欧洲传播的主要病毒类型,在美国和巴西也都有发现;但在中国大陆的感染样本中未被发现,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皆有分布。

福斯特表示,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的首例感染病例可能是由蝙蝠传到人,并发生在2019年9月13日到12月7日之间。

因此2019年12月24日从武汉采样的病毒基因组根本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疾病的起源。

相关新闻

新闻

'越南特色品牌'——唤起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越南特色品牌'——唤起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2025年亚太经济论坛以“促进经贸合作·提升越南品牌”为主题,旨在扩大区域合作机会,在充满活力的亚洲经济格局中传播越南价值。
广治省始终以团结和谐为最高原则

广治省始终以团结和谐为最高原则

广治省省委副书记阮战胜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肯定,在新的政府模式运行三个月后,本省干部、党员和各阶层人民中未出现地方主义心理。
中国专家:越南是国际企业的战略性投资目的地

中国专家:越南是国际企业的战略性投资目的地

在全球经济多变的背景下,越南持续巩固其作为亚洲最具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的地位。国际企业和专家普遍高度评价越南政治环境稳定、政策开放以及政府的强力改革决心。
《河内公约》:越南多边外交的又一里程碑

《河内公约》:越南多边外交的又一里程碑

《人民报》记者就越南参与谈判过程、所作贡献以及在实施《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河内公约》)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采访了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越南谈判代表团团长邓黄江先生。
蓝色贝雷帽战士为中非共和国儿童送上中秋祝福

蓝色贝雷帽战士为中非共和国儿童送上中秋祝福

2025年中秋节之际,越南国防部驻联合国中非共和国维和特派团工作组,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的博爱之家(Foyer de charite),为处境困难的儿童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文化交流活动。
9个月后,超1540万国际游客选择探索越南

9个月后,超1540万国际游客选择探索越南

过去9个月,越南接待了超过1540万国际游客(比2024年同期增长21.5%),旅游和旅行社收入估计达69.6万亿越盾(比去年同期增长20.5%)。
嘉莱省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

嘉莱省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

2025年,越南嘉莱省农业与环境厅植物栽培与保护分局公布,全省已获批255个对华出口种植区代码,面积超10200公顷,旨在促进当地农产品对中国及其他国际市场的出口。
Taiwan Excellence携手落成“绿色乐园” 共庆2025年中秋节

Taiwan Excellence携手落成“绿色乐园” 共庆2025年中秋节

继绘画比赛《为孩子的未来打造绿色乐园》圆满举行之后,2025年10月5日,“绿色乐园”项目在越南河内市常信县平旺村正式落成,将孩子们的创意构想化为现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