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舞成为泰族人精神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时代报)群舞是泰族同胞的文化特色之一。每逢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无论身处奠边、莱州、山罗、安沛还是清化省,泰族同胞都兴高采烈参加群舞表演活动。
群舞成为泰族人精神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提到泰族文化,不可不提到群舞。这是安沛省乃至西北山区充满社区文化特色的活动。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泰族文化节上,安沛省泰族人已共同表演6个古老舞曲,其中包括《手拉手》、《抛围巾》、《进退群舞》、《四分》、《捧巾请酒》和《走圆圈拍手》。这些曲调都体现人民对硕果累累的劳动生产成果的喜悦。通过这些舞曲,我们多次可以看到土锦围巾的影子。这些围巾由泰族少女使用灵巧双手编织而成,彰显泰族人的文化特色和精神之美。
安沛省文震县义路市居民-刁氏香:“来到这个节日,我们带来6个古老舞曲。这些舞曲是泰族祖先传承下来的。现在的群舞曲调都来源于这6个古老舞曲。而每个舞曲都深刻的印在我们心里。”
奠边省泰族群舞与莱州省泰族竹竿舞的结合创造了充满活跃、友爱和团结的气氛。在整个广阔的西北山区空间中,鼓声、竹竿声融合在一起,激发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让人与人变得更为亲近、更为团结。
莱州省峰土县居民-农文瑙:“我们一般在春节、婚礼、社区活动和农闲时表演群舞。以前都没有什么具体计划,农闲时大家都聚集在一起,一起唱歌跳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幸福。”
随着泰族人的搬迁和定居,群舞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成为泰族同胞生命力远强且充满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类型。群舞具备较强的社区性,是泰族人的沟通交往工具。与此同时,群舞也是泰族人的精神寄托载体,充分体现他们的心思情感、民间知识、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新闻

灵活运用胡志明关于 “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
1945年的历史性秋天至今已过去整整八十年,越南民族在党的坚定而灵活的革命路线引领下,克服重重挑战,牢牢捍卫独立,不断向前发展。这正是对胡志明主席“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运用。这是一条深邃的思想主线,也是贯穿始终的,塑造了越南民族的坚定意志、智慧与坚韧品质的指导方针。

文化外交:越南提升国家地位的战略支柱
多年来,除自2010年起由越南外交部举办的“海外越南日”年度活动外,海外越南人社群鲜有机会参与由国家主办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活动。然而,2024年标志着一个重大转折。

原外交部长阮怡年:为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而自豪
全国正处于热烈欢庆之中,迎接“八月革命”和国庆(1945年9月2日—2025年9月2日)80周年。自胡志明主席在历史性的巴亭广场庄严宣读《独立宣言》以来的80年间,越南已经并正在坚定地迈入深度国际融入的新时代。

以色列前司法部长约西·贝林:越南是和平与发展的象征
值此八月革命胜利暨9·2国庆80周年之际,以色列前司法部长约西·贝林接受了越通社驻特拉维夫记者的采访,其中他对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地位以及合作潜力作出了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