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策激发越侨归国创业与远程贡献双动力 越南总理鼓励旅华侨胞为越中关系发展作贡献 |
在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下属机构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PACCOM)的支持和便利下,国际畜牧研究所与越南合作伙伴协作已超过十年,他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些政策并在基层产生了影响。
食品安全(ATTP)是越南特别关注的问题。传统市场为民众提供了高达80%的肉类和各类蔬菜,在保障营养和全国数百万小商贩的生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果不能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定,传统市场中的食品也存在不安全隐患。食源性疾病每年影响数百万人健康,造成经济损失并削弱消费者的信任。
国际畜牧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在生猪屠宰场和传统市场猪肉摊位收集的胴体和猪肉样本中,可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Salmonella)污染率高达40%至60%。
![]() |
| 2016年,国际畜牧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乂安省和兴安省的屠宰场采集猪肉样本。(图片来源:国际畜牧研究所)。 |
早在21世纪初,国际畜牧研究所就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体系内少数几个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组织之一,这是食品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到2008年,国际畜牧研究所在越南、印度和非洲开展了食品安全研究。
国际畜牧研究所在越南的食品安全研究历程始于PigRISK项目(减少越南农户养猪价值链中的疾病风险和改善食品安全)。该项目于2012年至2017年实施,与越南农业大学(VNUA)和公共卫生大学(HUPH)合作。
PigRISK项目是首批对小规模猪肉价值链中的生物和化学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的项目之一,研究表明污染发生在从农场、屠宰场到市场的大多数环节。
为加强国内能力建设,国际畜牧研究所于2013年支持成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2017年,国际畜牧研究所作为主要技术单位,编撰了《越南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报告:挑战与机遇》。这是越南第一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由世界银行主导并由食品安全工作组协调。该报告帮助越南将食品安全管理方式从“事故应对”转变为“主动风险预防”。
如果说PigRISK项目帮助确定了问题,那么SafePORK项目(基于市场途径改善越南猪肉安全)则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该项目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资助,试验了简单的干预措施,以低成本改善猪肉价值链中的食品安全卫生实践。
在兴安、乂安、和平和太原等省份,SafePORK项目在10个生猪屠宰场和29个猪肉摊位试点实施了干预措施,为价值链中的700多名相关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干部提供了培训。项目提供了不锈钢地板等实践工具,以限制在屠宰场地面进行屠宰操作,还提供了卫生工具包,包括砧板、消毒液、肥皂和用于分开展示生肉、内脏和熟肉的托盘。
![]() |
| 小商贩在市场肉摊上接收有助于改善卫生实践的工具。(图片来源:国际畜牧研究所)。 |
“每套工具包仅需不到一百万越南盾,但改善效果却相当显著:沙门氏菌感染率从52%降至24%。该项目研究还表明,消费者愿意为更安全的猪肉多支付20%的费用,”国际畜牧研究所亚洲区总监、项目高级研究员阮越雄先生分享道。
SafePORK项目还培训了记者如何准确传播食品安全风险,这有助于提高公众意识,同时避免在舆论中引起恐慌或误解。
继承SafePORK项目的成果,国际畜牧研究所继续实施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同一健康”倡议(2022-2024年阶段),通过扩大在5个省份的食品安全干预措施:芹苴、河内、太原、承天顺化和同奈,并有农业和公共卫生部门的参与。
国际畜牧研究所与越南兽医研究所(NIVR)、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和地方政府合作,在16个生猪屠宰场和68个传统市场实施了对照干预措施。项目为210多名屠宰场工人以及近500名小商贩提供了食品安全卫生实践支持工具、指导板、消毒液和食品安全培训。
![]() |
| 2024年,国际畜牧研究所与合作伙伴配合,在芹苴市为屠宰场工人组织了良好卫生规范的培训。(图片来源:国际畜牧研究所)。 |
河内和太原的初步结果显示,在干预组中,猪肉上的沙门氏菌感染率比对照组下降了约15%。小商贩们更频繁地清洗工具,将生肉和熟肉分开,并采用了更安全的实践。
在过去十多年中,国际畜牧研究所已培训了10多名硕士和4名博士,为越南下一代食品安全专家队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这些人员目前活跃在越南的研究、教学和政策制定等领域。
国际畜牧研究所通过参与并共同协调由农业与环境部及卫生部共同主持的**“同一健康”伙伴关系框架下的食品安全技术工作组,为政策制定过程提供了科学证据。国际畜牧研究所对《到2030年粮食系统转型国家行动计划》**提出的建议,有助于越南迈向基于风险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保护民众健康,同时提高贸易竞争力。
国际畜牧研究所在越南的初步成功,得益于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VUFO)和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PACCOM)以及国家机关的持续互动和积极支持,这为外国非政府组织在越南合作并共同促进国家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021年以及随后的2024年,国际畜牧研究所荣幸地获得了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颁发的奖状,以表彰其对越南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在下一阶段,国际畜牧研究所将继续通过2025-2030年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可持续畜牧水产食品科学计划(SAAF)及其他一些双边项目来履行其使命,其中越南将继续是其重点国家之一。
国际畜牧研究所谨分享以下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支持国际组织在越南的活动:
简化行政手续: 简化外国非政府组织在越南的活动注册、项目审批、国际会议和研讨会的组织手续,以缩短审批时间并加速实施进程。
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关于一般发展项目和特别是食品安全项目的国家数据系统,帮助各部委和地方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用这些信息。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成立和发展75周年之际,它不仅是连接越南人民与国际友谊的桥梁,也是科学传播并服务社区生活的可持续平台。国际畜牧研究所为能与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共同走过这段意义非凡的历程而感到自豪。
| 国际畜牧研究所(ILRI)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下属的一个研究中心,总部设在内罗毕(肯尼亚),并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国际畜牧研究所于21世纪初开始在越南开展工作,并于2013年由外交部正式颁发活动登记证,置于人民援助协调委员会(PACCOM)管理之下。国际畜牧研究所已扩大与各部、局、司、院、校和省级伙伴的合作,引入全球科学和创新,为越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国际畜牧研究所的愿景是“通过畜牧业实现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星球”,致力于改善生计,推动越南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
越南日前通过《国籍法》和《科技与创新法》的修订补充案,为全球越侨回国发展、申请恢复国籍及参与国家创新建设扫清障碍。新政不仅体现国家对越侨的高度重视,也为构建人才驱动型发展模式注入了强大动能。 |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天津与在华越南人社群代表亲切会面,肯定他们为越中关系所作贡献,并强调海外侨胞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南党和国家始终关心支持他们在所在国的发展与归属。 |
阮氏琼芝、邓春生、弗雷德·昂格尔、阮丽清、阮越雄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49444.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