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革命和《独立宣言》是新越南的起点 八月革命中的民族大团结经验 |
![]() |
走向“富民强国、公平民主文明”的未来,唯有不断探索与革新一途。 |
2024年,人均GDP超过4,700美元,接近中高收入门槛。越南已成为战后复兴和崛起的典范,是国际社会积极、负责任的一员。
可以说,这些成就源于一段不断“解放思想”的征程。前计划与投资部长(现财政部)武红福回忆道:1986年革新氛围十分热烈。在此之前,越南经济运行在集中、补贴模式下,所有发展方向都通过计划工作来决定。
落实越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为了对外开放经济,我们着手制定1986—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包括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吸引资源发展的政策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投资法》这一对当时经济而言完全陌生的领域开始起草,并于1987年正式颁布,尽管当时越南仍处于禁运之中。该法律为一批来自西方和亚洲的公司进入越南市场开辟了道路。部分日本、台湾(中国)、香港(中国)的公司谨慎地启动了小型投资项目,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公司法》于1990年颁布,继续动员国内资源,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推动私营部门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力量。
随后的近10年(1991—2000年)是艰难时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和苏联解体,越南失去了重要的援助依靠。
“穷则思变”,困境迫使我们更加大胆、更为坚决地革新。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潘文凯同志领导下,肩负起制定全新经济发展战略的任务。就在这一时期,1993年底,越南首届国际捐助者协商会议(CG)在巴黎成功举办,来自20个国家和16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会上,捐助方承诺援助18亿美元,相当于当时越南GDP的14%;由此开启了越南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时期,包括私人投资和西方政府援助。
在国内,《企业法》2000年问世,成为法律和体制上的重大转折点,废除了“申请—批准”机制,简化手续,扩大经营自由。因此,该法律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为“释放生产力的法律”,推动了私营企业成立的浪潮,助力形成如今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
面对当前挑战,如增长质量、劳动生产率仍低;发展差距、区域不平衡;国际局势复杂,经济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竞争激烈,提升自主能力与经济韧性成为迫切要求。越共启动了“革新2.0”(升级版)。苏林总书记在2024年11月25日于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发表专题讲话《新的发展时代——越南民族崛起的时代》时强调,这一要求“已成为紧迫问题,生死攸关”。随后,一系列重大决策相继出台,包括体制改革、机构精简、地方合并,以及“四大支柱”决议,为越南深刻转型、奋力崛起奠定方向。
2024年《第57号中央决议》关于科技突破与国家数字化转型;2025年《第59号中央决议》关于新形势下国际融入;2025年《第66号中央决议》关于改革立法与执法以满足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2025年《第68号中央决议》关于发展民营经济,均在革新征程上写下重要印记。这些不仅是法律框架,更是越南“腾飞”的具体路线图。
近年来,国会多次刷新立法纪录。在即将召开的第十次会议上,国会将审议并通过多达48部法律和决议。但更重要的是法律的落实过程。许多企业仍抱怨手续繁琐,被要求不必要的文件,浪费时间与机会。小额腐败和非正式费用依然普遍,推诿责任的心态使不少干部拖延审批。
回顾过去,面向未来,这些辉煌印记始终提醒我们:走向“富民强国、公平民主文明”的未来,唯有不断探索与革新一途。让今天比昨天更好,让明天比今天更好。
![]() 适逢越南国庆80周年之际,许多国际学者和政要评价,越南秉持独立、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革新道路,并确保人民的实质性参与;将人民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从战争的废墟中,越南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包容性的典型成功故事,正稳步迈向全面发展的国家。 |
![]() 在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旅德学者阮春盛强调,越南不仅以经济社会成就赢得国际认可,更在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他指出,海外越南人社群将继续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一个创新、绿色、可持续的越南未来。 |
文章链接: https://shidai.thoidai.com.vn/detail-article-49035.html
Print©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