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彼得罗夫:苏联朋友与前所未有的声援越南运动

06:18 | 22/08/2025 Print
在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的记忆中,作为1973年至1991年苏共中央领导下的亚非团结委员会和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对越南人民在苏联乃至全世界的声援运动是“前所未有的”。从战火纷飞的日子到如今八十多岁高龄,他依然保持着对越南的忠诚情感。
托马斯·尤金·威尔伯:从父亲的遗物到越美关系的修复之旅 米歇尔·巴切莱特和越南-智利友谊之歌

从莫斯科燃起的团结之火

在一次与越南记者的谈话中,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Viktor Alekseevich Petrov)回忆起苏联全民关注越南的岁月时,掩饰不住的自豪。他说:“每一位苏联公民,首先是共产党员,每天早晨醒来都要思考,他们需要为越南做些什么,还能做更多什么来支持越南”,他引用了当年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的宣传口号。

Viktor Petrov: Người bạn Xô Viết và phong trào đoàn kết chưa từng có với Việt Nam
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在访问越南时,参加《巴黎协定》签署50周年纪念活动。(图:秋河 摄)

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成立于1965年。成立委员会的构想源自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艺术家、画家等,并得到苏共中央的支持。因为在“北部湾事件”后,美国加紧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支持越南人民在国际舞台上的正义斗争。成立后不久,委员会迅速成为群众运动的核心。几乎所有工厂的工人——有的工厂多达几十万人——都自愿捐出一天工资,支持越南基金。甚至连《真理先锋报》这份苏联儿童报纸,每天发行量高达2000万份,也不断号召少年儿童为越南朋友捐款。

彼得罗夫回忆说:正是由于对越南巨大的资金和物质支持,苏联和平基金会曾一度每月资助多达50个越南代表团访问苏联,之后再前往欧洲及其他国家宣传、阐述越南的立场。苏联声援越南委员会还支持了全球范围内声援越南的群众运动,例如法国的声援运动,最终促成了凡尔赛支持越南会议;以及在瑞典,由律师兼议员汉斯·约兰·弗兰克(Hans Göran Franck)领导的运动,成立法庭审议美国在越南的罪行。彼得罗夫介绍说,委员会还邀请在越南的美国逃兵到莫斯科,讨论美国帝国主义在越南及欧洲其他国家的罪行。

“我参加过许多国际声援运动,但像声援越南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从未有过,这是一次极为宏大并席卷全球的运动。”他说。

对此,彼得罗夫解释,当时的苏联人民刚刚在卫国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和牺牲,所以他们深刻理解越南战争中的艰难与付出。他们用心灵去感受越南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的正义目标。“这正是苏联人民对越南事件产生巨大精神、道德与政治力量的根源。”彼得罗夫指出。

深刻的印记

在彼得罗夫的记忆中,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阮氏平女士——前外交部长、前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谈判代表团团长。

Viktor Petrov: Người bạn Xô Viết và phong trào đoàn kết chưa từng có với Việt Nam
2023年1月,维克托·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左五〕获颁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的最高荣誉奖励“致力于各民族和平友谊”纪念章。(图:秋河 摄)

彼得罗夫毕业于苏联时期莫斯科国立外国语师范大学法语专业(现为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MGLU)。自1973年起,他被分配陪同阮氏平女士在莫斯科多次工作访问。阮氏平常亲切地称呼他为“维克托”。彼得罗夫曾随她会见苏联领导人,参加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塔曼坦克师军营以及著名的克里姆林军事学院的活动。

回忆往昔,他说:“人们对她的智慧、才智和专业素养印象极为深刻……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我心中始终保留着对她最美好的记忆。” 除了钦佩她作为外交家的智慧、灵活和胆识,他还看到她身上“女性气质与战士风范的奇妙结合”。

彼得罗夫也表达了自己的荣幸,因为他有机会见到越南最杰出的两位女性。除了阮氏平,他还曾在阮氏定女将军访问苏联时与她共事。“我对这些伟大的越南女性怀有一种温暖而特殊的敬意。”他说。

越南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在访问越南参加《巴黎协定》签署50周年纪念活动时彼得罗夫接受了《时代》杂志采访,评价说,越南已经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如果在《巴黎协定》签署时到过越南,再与今天的生活相比,你们就能看到这个国家奇迹般的变化。

我多次访问越南。一次是在战争最惨烈的时期,一次是参加《巴黎协定》签署40周年纪念,这一次是50周年纪念。每次回来,我都惊讶于你们国家的快速变化。从肉眼可见的变化——现代化的城市和高耸的摩天大楼取代了战争时期破败的村庄、街道和房屋——到更深层次、更持久的变化。你们的国家正日益繁荣富强,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安定、富足、自由而幸福。

我们珍视越南当年给予苏联的情谊,也珍视今天越南给予俄罗斯联邦的感情。我们同样自豪,因为始终与越南的命运并肩同行。这是一种特殊的、深厚忠诚的友谊,连接着两国人民,从过去延续到现在,并将继续日益发展壮大。”

Pedro da Oliveira:从圣保罗课堂到越巴友谊桥梁 Pedro da Oliveira:从圣保罗课堂到越巴友谊桥梁

1968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一场关于越南战争的电影放映,成为年轻新生Pedro de Oliveira人生的转折点。从那一刻起,他开始了与半个地球之外的一个国家的紧密联系。半个多世纪以来,Pedro de Oliveira既是一位孜孜不倦研究越南的记者、历史学家,又是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两国人民,为培育越巴友谊做出了贡献。

匈牙利军官Botz László及其在越南的国际使命 匈牙利军官Botz László及其在越南的国际使命

1973年,年仅29岁的年轻军官Botz László随匈牙利代表团抵达越南,加入国际监督和监察委员会(ICCS),负责监督《巴黎协定》的执行。那一年执行的维和任务开启了他与“S”形国度毕生的情缘——一种忠贞的感情,他在半个多世纪里始终坚持培育。

© 时代 -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论坛